加以械锁,命直隶总督李绂幽禁之。允禟在保定狱所备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传说是被毒死的。
十弟允,因党附允禩,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来京病故,送灵龛(kān)还喀尔喀(今蒙古共和国),命允赍(jī)印册赐奠。允称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张家口。同年借故将其夺爵,逮回京师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开释,后死。
十二弟允祹,康熙末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很受重用,也很有权,但没有结党谋位。雍正刚即位,封允祹为履郡王。不久,借故将其降为“在固山贝子上行走”,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且不给实爵,仅享受贝子待遇。不久,又将其降为镇国公。乾隆即位后被晋封为履亲王。这位允祹较之其他兄弟气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岁。
十四弟允,虽与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党同允禩,又传闻康熙临终前命传位“胤禎”而雍正党篡改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许抚远大将军允进城吊丧,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将其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左右。乾隆继位后,将其开释。
十五弟允,康熙帝死后,雍正命其守景陵。
境遇比较好的有三人:就是其十三弟允祥、十六弟允禄和十七弟允礼。允祥,曾被康熙幽禁,原因不详。雍正继位,即封允祥为怡亲王,格外信用。允禄,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为后,袭封庄亲王。允礼,雍正继位封为果郡王,再晋为亲王,先掌管理藩院事,继任宗人府宗令、管户部。允祥和允礼显然早加入“胤禛党”,只是康熙在世时,十分隐秘,没有暴露。
雍正登上皇位之后,对骨肉同胞心狠手辣、刻薄寡恩,对待近臣也毫不容情。年羹尧和隆科多是突出的例子。
年羹尧,汉军镶黄旗人,父遐龄官至湖广总督、遐龄女事胤禛潜邸,后为雍正皇贵妃。年羹尧在康熙时任四川巡抚、定西将军,在青藏有军功。雍正继位,召抚远大将军允还京师,命羹尧管理大将军印务。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以羹尧《贺疏》中将“朝乾夕惕”写为“夕惕朝乾”,而兴文字狱,命罢其将军,尽削其官职。“朝乾夕惕”出自《周易》,是勤勉努力、只争朝夕的意思。雍正认为,年羹尧故意这么写,就是不想把“朝乾夕惕”的美名给自己。同年,定年羹尧92款大罪,其中有32条都够杀头。最后令其在狱中自裁,斩其子年富,余子年15岁以上者皆戍极边。
有一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