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刚才人多,通报的乃是假名,望殷兄弟莫怪。”
殷阳吃了一惊,拱手道:“岂敢,岂敢。”这赵頵乃是当今皇帝赵煦的叔父,高太后的亲子,爵封荆王,官封太保,可谓尊崇至极。
赵頵与叶孤城见殷阳见了亲王并不惊惶下跪,非但没有不快,反而露出欣赏之意。三人言谈甚欢。赵頵听说殷阳是要去襄阳,便说自己下江南也是游玩,与殷阳一见投机,索性多聊几天再告别。赵頵博闻强记,言谈风趣,让人如沐春风,一见心折,叶孤城话虽不多,但往往一语中的,令人赞叹。大家从江湖谈到庙堂又谈到天下大势,赵頵和叶孤城对大宋积弱很有一股不平之气,句里词中隐含一股跃马幽云、一统天下的志向。殷阳也不由自主说出一番见解来。他来自后世,虽然具体治国经验一点也无,但眼光和见识的层次却高出这个时代的人甚多,让赵頵、叶孤城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頵身子前倾,道:“殷兄弟,既然形势如此危险,那该怎么做才能挽救大宋?”
殷阳陷入沉思,良久才道:“关键还是在大宋内部。只要本着有利于大宋国力、有利于百姓生活的原则施政,莫做意气之争,大宋方能中兴,然后抓住合适机会击败西夏,获取战马,再与契丹争锋,则天下事还有可为。如今日之朝廷,恐怕是只有一步步走向深渊了。”
目前朝廷保守党得势,变法派遭贬,双方已经陷入“为反对而反对”的泥潭。现在只要是变法派的政策,不管是否有利于国家和百姓,一律废除。而两年后赵煦亲政,再次恢复变法新政,更是严酷打击保守派。内斗严重削弱了大宋国力。年轻不稳重的赵煦虽有热情和好心,但实际上对大宋损害更大。殷阳对他并没有多少好感。赵煦死后就是著名的宋徽宗赵佶继位,然后就是“靖康耻”,距现在的公元1091年仅有36年。也就是说现在殷阳二十一岁,五十七岁时大宋就要亡国。你说他能不痛恨赵煦、赵佶吗?殷阳已经打定主意,若是赵煦亲政后若还如历史上那么毛手毛脚的胡来,自己一定要先把现年9岁的赵佶给干掉,让他做不成宋徽宗。
赵頵听了殷阳的话很是激动,伸手抓住他的手,目光热切地望着他,道:“殷兄弟,为兄身为皇室一员,亦有挽救大宋之心,殷兄弟可愿为大宋尽一番心力?”殷阳言谈中对高太后和皇帝并不恭敬,赵頵决定推心置腹。公元1085年,大宋皇帝赵顼驾崩,赵顼生母太后高滔滔不按宋太宗赵光义“兄终弟及”的先例立自己另外两个亲生儿子当时三十五岁的赵颢或二十九岁的赵頵为帝,反而立了赵顼9岁幼子赵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