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安德鲁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她命令他坐在电脑前,在键盘上输入了密码,大声地读着屏幕上的资料。
“1945年,美国政府在极地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代号为‘麝牛’,破开了大约五公里长的冰层,目的是为了论证苏联人从北冰洋进攻的可行性。1950年,美加联合部队对极地附近几公里的冰层进行了探查。1954年,美国‘鹦鹉螺号’潜艇从冰层下穿过,到达了极点。这次行动证明了美军通过北冰洋进行军事打击的能力。二十年之后,苏联人也开始在极圈里进行核试验,导致了新地岛约两千四百万立方米的冰体的融化。美国政府也开始模仿苏联人,开始为轻型核武器寻找商业和民用用途。苏联人试爆了多颗核弹,其中一次的借口就是要解决伯朝拉河的天然气泄漏问题。虽然这样会造成核放射污染,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利用核武器来争夺北极的资源。安克雷奇会议期间,库尔恰托夫解释了如何利用核武器进行天然气的开采。1969年,美国坦克‘曼哈顿号’沿着极地海岸线一直开到了美加边境,而加拿大政府也不甘示弱,宣誓了他们对海岸线外十二英里海域的主权,强迫美国人接受既定事实。华盛顿以国家安全为由,进行了激烈的反对。加拿大政府还拨了上亿美元的预算,来绘制北极地区的能源地图。克里姆林宫最近也宣布了极地地区的能源开发工作是俄罗斯成为能源强国的保证。就连格陵兰岛也以共同开发该地区资源为条件,向丹麦政府要求主权。石油、天然气、镍矿还有锌矿,所有的强国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就算是在北极没有领海的国家,也借口北极是世界的而插手极地事务。随着冰川的融化,开拓北冰洋航路已经迫在眉睫,很多国家,包括法国、中国和印度,都密切关注着这个地区的动态。2008年,加拿大政府在北冰洋建造一个海底基地,2015年交付使用,全部投资为三十亿美元。2001年,布什政府虽然否决了气候变暖的假设,可是与此同时,美国海军却发现北冰洋变得全年都可以通航。挪威国防部还提供了一段录像,证实了一些俄罗斯石油公司越过领海范围开采资源,并声称北极问题可能会引发东西方的再次对立。”
安德鲁走到了办公室的门背后,看了看上面贴的世界地图。
“这就是你全部的反应?”多乐丽丝很失望。
“如果我告诉你,开采北极资源的计划在五十年前就已经实施了,你会相信吗?”
“如果是你说的,那我就相信,你会发表吗?”
“可惜我已经丢掉了全部证据,不然我本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