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系统性及教条性出名。这样的生动艺术在埃及史上只有在新王国时期的阿顿崇拜期间才昙花一现地繁荣了一阵。随着图坦卡蒙的去世,阿蒙崇拜重新回归主流艺术。生动写实的艺术形式也就此消失。
“我还真有点舍不得把这些文物带回开罗呢。”雅各说道。
“我也这么觉得。”乔同意道。
“不管怎样,先看看象形文都说些什么。也许这是一些重要的史料呢。”吉夫提议。
五人开始对墙壁、柱子的象形文拍照并开始解读。
圣城的另一角。
“头儿,民宅区几乎都是空的,只有一些瓶瓶罐罐而已。”
“那些人已经进入神殿考察了。现在还不是时候。得再等等了。”男人踩了踩烟头。“看紧点他们。与此同时,你们去神庙附近看看。不要乱碰这里的东西。”
由于食物短缺,食物的分配受限。拉塔默克啃着压缩饼干,看着手上临摹出来的象形文,静静地研究着。他负责的是大殿左边的第二根柱子。铭文基本上都是一些歌功颂德的诗篇,赞扬法老仁慈善良的一些事迹。不过他有些东西不明白,为什么诗篇对法老从来不是直接称呼法老,而是要以“陨殁的王”来专指法老。难道这个神殿的法老不是法老?这又怎么说的通呢?不过就其它人的发现,其它的几根柱子也是类似的内容。不过王座后面的墙壁上所刻下的铭文似乎正在叙说法老的身世,一个骁勇善战、仁慈宽厚且才华横溢的王。他是阿门内姆哈特四世的儿子。可以断定,他的确是一位出身中王国末期的王。但是阿门内姆哈特四世之后的统治者是塞布科尼夫露王后。铭文把他与何露斯、奥西里斯以及至高无上的拉神并列。在古埃及,只有法老才能有如此殊荣。这座圣城到底祭奠的是谁?还有,王座后面的浮雕为什么是何露丝托起拉?拉塔默
克觉得这样的安排并非偶然。
“这里真是一座埃及学的宝库啊!”吉夫感叹。从他那里得知,其它考古学家在侧殿找到了一些宫殿房间,还有一个史料库,名副其实的历史档案馆,而且里面的书卷都做了非常仔细详细的分类与编排。上面的文章几乎都是记载着各王朝法老的事情,一直到托勒密王朝。也就是说,在托勒密王朝结束前,一直有人前来圣城递交这些文书档案。那他们如何进来这里的呢?也像考古队一样,费尽周折吗?应该不是吧。再者,王朝更迭,中王国陨落之后,后世的法老为何又会遵从前者的足迹,来这里储存史料?难道真的有图特这样的神在指引吗?拉塔默克相信冥冥中的那所谓命运之说,不过神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