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晒,亚麻拿去溪边处理……虽然很忙,但很有序,每个人都在全力地工作,没有一个人偷懒。
木屋初成
虽然参与过木屋的建造,但那也只是参与而已,而且,现代建造的木房,有不少是用了铁件,像是铁钉、铰链等,其实用上铁钉,并不能使技术超越从前,而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经历。旧时的使用木头或者竹子榫钉、楔子的耐久反而会比用铁件的好,这是伍斯凌跟的建筑队里就有一位老人在聊天的时候对他说的。那次跟班之后伍斯凌去了一趟三江,那里的风雨桥和鼓楼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十米长的风雨桥,十几二十米高的鼓楼,没用用到任何的铁钉,全部都是木质结构,可以称得上是式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感兴趣是感兴趣,以前研究过,不过,现在他肯定是不会选择那么复杂的东西去研究的,一是他的水平还没有那么高,二是也没那么多时间来折腾那么复杂的东西。大全里建造木屋的资料并不多,只是泛泛地谈了几句,所以伍斯凌手上的那几张结构图,几乎都是他自己设计出来的。
建这一座小木屋,伍斯凌也没用上铁钉,他的铁钉本来就不多,用了就没了,而且用铁钉也不一定比得上他现在选用的榫卯结构。不过,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做,他还用上了坚韧的兽筋。伍斯凌把第一间木屋建在了蔡晓亦和道格拉斯的帐篷后几米远的地方。
去皮、烘干、锯木、加工……每个人都在忙着,一直忙到奥萨落山,夜色升起。
“看起来,还不错啊。”站在新鲜出炉的木屋前,蔡晓奕说。虽然还没有屋顶,门啊窗什么的也都没有,只有四面高杆木榫接起来的木墙,但蔡晓奕还是激动了,不停地念叨着,“房子啊,房子~”
“有必要这么激动么?”伍斯凌瞥了一眼已经有点语无伦次的小蔡同学,“还差得远呢,底下固定只用了泥浆,如果现在就有石灰石和煤块的话……”
“刚穿来只住了几天帐篷的人,你是不懂住了几年帐篷的人的悲哀的。”蔡晓奕说。
“我玩户外的时候,在外面也住过不少时间啊。”
“第一,别拿你那些高科技的帐篷来说;第二,你绝对没有一个冬天都住帐篷的体验;第三……”
“行了行了,我怕了你了。大家忙了一天也累了,让大家回去休息吧。”
“他们肯定不会回去那么快的,相反地,他们还会呆很久,而且还会叫别人一起来。”
“来围观这半成品?”这也要围观?伍斯凌嘴角抽了抽。
“这不,来了。”蔡晓奕使了个眼色,示意伍斯凌往后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