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啊,这个嘛,”西蒙把手指抽出来看了看,“谁会真的派个小喽啰来撬救世主家的门啊,然后么,你带我们去见的那帮家伙才是真正的喽啰吧……不,说喽啰有点过分,不过,最多也只是区域小头目。从你当时的表现看,你的地位明显在他们之上嘛。酒馆老板推荐的三个人正好都是海盗,不是黑店的可能性很小吧……在船上的时候那三个人有有意无意的在看你,说明认识嘛而且说不定是在顾虑你的意见……老板和你长得还挺像的……”
“……就……就这样吗?”透特不知道是该松一口气还是该更在意,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一直在他的观察里,他有点庆幸自己从来就没有敢小瞧过眼前这个不修边幅的疯子。
“当然,主要是,这世界上还没有钱买不了的流氓。”他往后一靠,放松的伸展四肢,伸了个懒腰,“能用钱解决的都不叫事。这点上来说,流氓比理想主义者可爱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又写到无聊的部分了……
随便聊聊吧。中世纪背景的西奇世界,生产力设定上的矛盾一直不好解决,但参考各种战役模组的设定或者各位流行小说家写出的成品,感觉还是离工业化生产力非常的远。而有些设定甚至和西方传统童话里的设定很接近。
中世纪背景的童话关于饥荒的最有名的是糖果屋的那个吧?此外我应该还看过几个,但是已经有点分不清情节了。糖果屋童话的初始版本讲的其实就是饥荒时期父母打算吃掉孩子的故事,孩子逃到森林里才发现了巫婆的陷阱。后来的现代版本改成饥荒时期父母扔掉孩子的故事,变得比较不那么血腥残忍 ,不过感觉用原版的故事趁机给小朋友上一个工业社会有多么屌多么美好的课也挺好的。
不过对于中国长大的小盆友来说,历史书上的易子而食,插草标卖娃啥的倒是看的挺多。… …其实老有人说尊老爱幼是传统文化,我倒觉得这是现代文化。因为工业文明诞生之前,人类是完全没有童年的。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五六岁干活(这一点甚至在工业化的最初显示得更为明显,伦敦的童工可以说是很有名的吧),甚至七八岁出来挨操换口饭吃并不罕见(中世纪童妓甚至成为了一个独立行当了)。尊老这一点,在资源丰富的情况下也许还能做到,一旦资源匮乏,那就很残忍了。虽然说老有人觉得鬼子棒子的弃老行为是由于这两组家伙特别没人性,但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穷逼。同样有这个问题的还有爱斯基摩人,甚至到了19世纪他们还在干这种事,可以去看看杰克伦敦写的一些记录,在冬季迁徙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