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来到雄州城外,从这里开始便是梁国的势力范围了。
13
13、第十三章 庆汴的抉择 。。。
丹国早年的太祖皇帝支持一个名为李敬的诸侯打败了晋国,但随后李敬的儿子继位以后并不愿意继续臣服,于是太宗皇帝继位以后便派兵灭了他的朝廷,太宗皇帝原以为能在中土称霸,但却被各地的义军打败,不得不退回北方,之后中土的另一位诸侯以大梁城作为首都建立了梁国。
梁国建国以后很是励精图治了一番,新近又打败了兖州慕容氏叛乱,国势大振,而丹国却由于之前的皇位更替刚刚结束一场内乱,新帝继位,境内各部族都蠢蠢欲动,于是趁梁王寿诞之际派出使节,有修好之意。
萧熹原本其实并不想接这趟差事,在他看来梁朝再强也不可能打到大定府去,反倒是国内的贵人们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新皇与太子的地位,还有那些不通教化的女直,阻扑等等的部落,他们的叛乱才是动摇丹国统治的基础。
因为已经到了梁国境内,萧熹的那支三百多人的卫队自不能继续跟着,除留了三十人的精干护卫,其余皆驻扎在边境上等待萧熹归来。被不管不问了十多天的庆汴也在李希的恳求下被以私运牟利的罪名交给了雄州官府。
雄州城内,雄州知州柴守义为怎样接待这位北朝的南院大王而伤透了脑筋,态度强硬了,会有人说他为搏虚名故意轻慢他国使节,枉顾国事;殷勤些吧,恐怕御史就要弹劾他媚侍他国,心怀不轨。
最后还是他的一位如夫人给他出了个主意,不走陆路,用船将使节团送往梁都,这样一来,不用前后仪仗,引不了别人注目,虽说要绕些远路,但坐船毕竟比走陆路要轻松,还能给朝廷充足的反应时间,另外只要安排人在船上伺候得周到些,这就谁也挑不出错来了。
此时一名走私犯的命运自然没人会去关心,庆汴在雄州府的大牢里被关押了三天之后,连过堂都未曾便被放了。签押的推官理由冠冕堂皇,庆汴是梁国的子民,若在本国犯了罪自然有梁国的差官抓捕,但官府却没有必要帮助外国朝廷审判他国境内犯案的罪犯。
但庆汴此时却宁可待在雄州衙门的大牢里,他投资的生意已经全毁了,货物皆被没收,这些消息早就被来往的商人带了回来,如今借贷给他的钱庄要催他还钱,跟他合伙做生意的想要回那些丢失的货物。更要命的是,当初他拍胸脯保证为联保社牵线搭桥带去的那两个家伙死了,联保社肯定要找他问个清楚。虽说联保社表面上看起来是河北普通的习武合作社,但很有一些传言说它背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