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小时候看到《霹雳贝贝》时完全不一样,除了惊叹还是惊叹。尽管只是vcd和电视机,不过史诗就是史诗,劣质画面和音效并不能掩盖其光辉,就像美人荆钗素服不掩其国色一样。然而现在的影院版的冲击力毕竟还是不一样的,心潮澎湃之余,敏于细节的白小堂同学还是很为黑武士和天行者采用了日本武士的打斗风格而小小的酸了一下,这和他后来第二年初看到《黑客帝国1》时的感觉是一样的——黑暗背景里流线一样不断坠落变化的绿色字符统统是日文假名,尽管这些假名完全是来自于汉字部首的草书变体。可是,who knows?或者应该说,who cares?大家注意到的只是救世主neo穿着和服学习空手道,更专业一些的影迷注意到的只是日本人完成了整个电影的酷炫电脑特效。尽管他们也只是美国的特效公司的外包而已。不过人家可以用这种方式打上logo,而made in china只是呆在超市廉价商品标签上不起眼的角落,上面还有一排更醒目的黄色大字,“on sale”。
白玉堂回来之后倒了一天的时差后就表现出了过度亢奋,吵吵嚷嚷的就要举办中国电影周活动。协会会长是台湾移民,十分赞同他的主意。于是一群人忙来忙去,市政府的文化教育基金很快就批下来了赞助资金。一切都显得十分顺利,不过在挑选电影方面大家多少有些分歧。然后白玉堂在跟国内同学网聊时人家随口说了一句可以放个《上甘岭》什么的作为开幕大戏,于是会长同学脸部抽搐着断然否决了这个坑爹的提议。最终一连五天的电影周非常成功,甚至连他们的老邻居哈佛的很多学生们也过来参加。出乎白玉堂意料,很多人看过不少中国电影,甚至保括一些他们自己在国内都没看到的禁片,对陈凯歌,姜文,张元,贾樟柯等如数家珍。
电影周的闭幕式上,一种说不清的情愫,白玉堂决定放映张元的《北京杂种》和《东宫西宫》。
结束后有一个小型的party,邀请了一些校内的摇滚乐队演出。一个华人乐队唱了几首原创的中文摇滚,白玉堂已然有一种穿越时空隧道感觉,然后,他听到了一阵熟悉的弦乐前奏,纯粹的中国古风。他瞬间茫然,还没反应过来,身边已经有金发碧眼的哈佛男生们大声吼起来,“崔健,崔健!”
是的,这是《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
白玉堂瞠目结舌,喃喃自语,“那个前奏不是用吉他弦弹的,不是的啊,是古筝啊古筝啊”,他转头想找Kent,发现一直跟在身边的人早就不见了,正在茫然寻找,却发现台上灯光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