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十四年前的衣服,身上只有几块钱,袋子里是自己的生活用品,大部分出狱的人是不带东西的,嫌晦气,但她没资本不带。
夏天的阳光很热烈,杨慧攥着那几块钱,不知何去何从。这些年她想家都想得快疯了,可她现在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
这十四年中国的变化太快,或许她连怎么回家也不会了。
杨慧一边走,一边憧憬着回家的景象。阿爹的土坯房应该变成砖瓦房了,文博应该念初二了,大侄儿应该娶媳妇了,大侄女说不定也嫁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口号:我们的目标是——作收百万
☆、家教中介
杨文博在宿舍楼附近的超市里转了转,普通的牙膏、牙刷、洗发露等必要的生活用品与家乡的没多大区别,至于那些价格昂贵的,他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崔浩、王峰、田复个个提了四个大塑料袋,两个挂在臂弯,两个提在手里,一副累得喘不过气来的样子,见杨文博早已等在超市外面,招呼了声,也不指望杨文博的小胳膊小腿能帮什么忙,哼哧哼哧地往宿舍方向挪。
回了宿舍,几人翻检着自己买的东西,也不忙收拾东西了,改吃起了午饭。铺开凉席,席地而坐,崔浩摆了一地的白酒、啤酒、鸡尾酒等各种酒;王峰掏出方便面、火腿肠、茶叶蛋、沙丁鱼罐头、卤肉罐头等各种速食;田复拖出塑料盆,哗啦啦地把各色水果倒了进去:杨文博不想吃白食,却也不好特立独行,默默地拎着四个水壶下楼打开水了。
泡面的香味在寝室里弥漫开来,头顶的电扇匀速地摇头,三人买的小电扇也在地上呼啦啦地响。
这顿饭什么滋味,杨文博不知道,因为食物由东皇泽代劳了。
东皇泽能用杨文博的身体感受一下活着的滋味的时候其实并不多,杨文博的身体会本能地将东皇泽这个外物排斥出去,尤其是在杨文博情绪激动或者身体受到较大刺激的时候。
之前的杨文博太穷,甚至连方便面也舍不得买。东皇泽第一次尝到方便面的滋味是在杨文博拿到小学发放的五块钱奖金时,买来跟他和好的。
吃了午饭,杨文博刷洗了下席子晾在阳台,便顶着大太阳熟悉校园环境去了,下午两三点正是太阳最猛烈的时刻,报名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一辆辆私家车挤得道路水泄不通,。
S大的校园很大,中间圈着一座小山,人称后山,围绕着后山有一条小路,人称保研路。
杨文博围着山脚把学校转了一圈,摸清了各大教学楼、专业楼、实验楼的位置,诸如图书馆、体育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