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拾好手尾回到屋里,不乏死角的室内安全系数要高得多,凌筠先将谢衍送过去古树那边搭平台,自己则洗手准备午饭。
即使大厨没空煲靓汤做大餐,这也还是个美好的周六不是吗?
男人都有一条建工系的神经,虽然谢衍学的是金融管理,但是不可否认,在对建筑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速成效果非常不错。
谢衍主建筑师加主工程师,凌筠在一边打打下手,一个下午过去,平台已初具模样。
古树底下的绳梯已经换成更长更坚固的,利用了听话的过江龙,巧妙地以环保的方式顺顺当当嵌进坑坑洼洼的树干表皮,意外的是效果十分牢固。
凌筠爬上新梯子,很快就登上离地三十米高的地方。
踏上结实的木板,凌筠试着绕树干走了一圈。
平台底下的树枝毕竟不是真的在同一水平面上,走在某些地方会高低起伏的问题被果断地忽略不计,单凭两个外行人,能够建出来这么大的平台已经很不错了,何况后面还有个小木屋的设计图等着他们!
考虑到平台越往外铺伸,底梁间距就越大,往外生长的树枝也是渐渐变细的,外围承重力可能不够,只建平台的话当然半径八米九米十米都可以,但是要盖木屋、放物资的话就不能逞强,在安全性和保护古树原生态方面都要考虑。
所以最后他们建的平台只有半径五米,但凌筠还是觉得很有成就感。半径五米的圆形平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两个人站在上面非常空旷,脚下的实木厚地板找的最好材质,不打滑也不容易起霉,拼接比较紧密,底下还有防护网和混凝土等,不用担心塌了。
虽然森林里有点潮湿,但只要每年注意保养和修护,相信使用寿命至少几十年。不过外围还要再弄一圈护栏,省得堆放的物资不小心掉下去,要是人掉下去摔成肉泥就难看了。
古树上的建设也好、物资的囤积也好,其实他们不急,末日梦进行到第二环节又开始重复播放了,凌筠本人变得淡定很多,甚至用研究的目光进行剖析肢解,与谢衍商量各种应对方案,默默地做着准备。
这事没有变成事实倒好,他们只是浪费了钱,钱是赚不完的浪费了不至于有多心疼,但如果真的末日来临,他们有一屋子现金也没用。就像M国每年几千亿的军费开支,难道每年都有战争吗?还不是为了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谢衍对凌筠的末日梦已经信了五成,在凌筠的描述下,那个世界的真实度之高令人不得不认真对待,加上过江龙和森林空间的出现,谢衍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