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来华的事情都没有上平台好好看过小木屋,这会儿叫上谢衍双双早退回家的两人就是专门做最后修缮去的。
爬着梯子的时候凌筠仔细看了下过江龙的生长情况,过江龙随即伸出嫩嫩的藤蔓尖,碰碰凌筠的手以示友好。凌筠一边摸着过江龙在古树上一圈圈缠绕的粗壮茎蔓一边想,真是一棵越来越聪明的植物。
挨着缺口登上平台,凌筠抱着纯欣赏的眼光打量这座独一无二的小木屋。
除了预留出来方便继续往上弄梯子的小缺口,小木屋成包围之势将古树主干围了一圈,占地大约是平台半径的一半,也就是正中心树干外宽约两米半的圆环。
整个小木屋带着原汁原味的天然,跟古树融合在一起。
建筑主材料除了混凝土和螺丝螺母钉子之类,其余都是用的高级木材,屋顶中央高出,朝外倾斜,像蒙古包的帐顶,门则用一卷密实的木色麻布垂帘替代,南北方向开了两扇木制平开窗,偶尔有风的时候对流很好,关上也容易,东西向则开了两个漂亮的花窗,整张覆盖的半透明纸采光很不错。
进到屋内,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处于正中央位置五六个成年人才能环抱的树干,像一面环形的墙壁笔直竖立着。鉴于古树上没有发现过任何蚊虫鼠蚁及其存在过的痕迹,凌筠和谢衍决定树干可以作为天然柱子存在。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空间,而且还是非常有力的房梁柱。
围出圆环外圆和缺口墙壁的木板是防潮防油处理过的,表面非常光滑,然后屋内就空空荡荡没有别的东西了,清空掉的建筑材料和工具正整整齐齐地用防水油布盖着,码在屋外的平台一角,以备日后向上“占领”之需。
“这里放张大床,”谢衍指着门口左边那端,“量好尺寸找木匠师傅定做,放在那头刚刚好。”
凌筠望向那头,想象一张呈圆环一截形状的两米五大床正正好地嵌进三面木制墙壁之间,的确是刚刚好,只占小木屋五分之一的空间,做好以后一个念头就能放进去,连怎么塞进木屋都不用考虑。
谢衍环视一圈自己辛苦劳作的成果,“布置一点家具电器,再把屋子装饰一下就可以了。要不要把卧室隔出来?”
“唔……电器?”凌筠跳过隔出卧室的话题,“没有太阳光也能用太阳能的东西吗?”
谢衍得意地勾起嘴角,“对,这次拨了很多资金下去,研发部有成果了,光电转换装置只需要光线,任何光线。”
闻言,凌筠双眼一亮,男人除了对汽车感兴趣,新发明也是很吸引他们的,“转换效率高不高?”
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