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倒掉炖锅里煮着的猪脚,去厨房简单地下了两碗番茄鸡蛋面。
柯西宁则去卧室寻找伤疤膏。
这次他没控制好力度,抓得太用力了。之前他就在新家备了一份膏药,不知放在哪个角落。卧室没有,他就去书房找。书房也没有,抽屉里空荡荡的,只有一份装在透明文件夹里的文件。
……有关一个三岁男孩的资料。
第113章 上映
照片上的男孩生得很秀气, 年纪虽不大,但单从五官就足以预测到日后的颜值逆天。他应该是个混血儿, 头发如同乌木一般黑, 绿色的瞳孔耀眼得宛如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石,皮肤是白种人特有的奶白色, 笑起来左脸有个甜甜的酒窝。
柯西宁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这个小男孩的相貌,用任何赞美之词都不为过。这种相貌放在圈外是好看, 即便扔进娱乐圈, 也能打败国内大部分的童星。
文件上白纸黑字地记录着男孩的基本资料和他出生三年以来的经历。
男孩叫做陈皮皮, 英文名peter。无论是中文名还是英文名,柯西宁都不太能和照片上天使般的面孔对应起来。随手翻了几页资料,他逐步了解到陈皮皮本不应该姓陈,或许根本没人知道他姓什么, “陈”这个姓氏只不过是孤儿院园长的姓氏, 所有寄宿在那家孤儿院里的孩子都姓陈。
皮皮被人领进孤儿院那年, 已经一岁半, 不像新生儿对这个世界只有懵懂和无知。他已经有了些许的自我意识, 能对别人说出自己的英文名, 能对陌生人描述出母亲的长相,却说不出她的名字来。
他是被抛弃的。
不同于一般的弃婴,他是在亲生母亲跟前养了一年多才被抛弃的。柯西宁难以想象,这世界上有哪一位母亲,竟然能狠得下心丢弃这样一个小天使,还是放在身边养了这么久的情况下。
档案里的文字虽然是笔者润色过的, 但也较为真实地摘录了孤儿院一名年轻女老师的一段话。
“两年前的冬天,我远远地看到一名打扮得光鲜亮丽的女人,把这个混血小男孩扔到孤儿院大门口。她转身就走,我急急忙忙地跑出去,怎么喊对方都不给我任何回应。我确定她听到了,因为我喊得特别大声,可这位母亲从头至尾没有回过头,她走得很决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