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的一件事情。吃糖能带给他们的快乐,肯定比烟花的吸引力大很多。
只是他们能吃到糖的机会很少,大多是饴糖,那要有亲戚或自己的母亲生了小孩,或是有大方的人家结婚,反正是各种重大事件中,才有一丁点的可能吃到。
看到沉浸在对糖味道想象中的其他小孩,这个说话的孩子终于觉得可以结束自己的演说了。
最后他学着自己的爷爷,用略带感伤的语调说道,“那都是快五十年前的事情了,后来天下乱起来,谁也没有饭吃,就再也看不到烟花,再也吃不到糖咯。”
关于烟花的事情,也许那曾经生长在江南的老人,有可以年年看到了。
因为大青山村里县城的距离很近,至少那些在大青山村的天空中炸裂的烟花,在县城里能够远远的看到。
虽然距离的原因,看到焰火的人,已经不能引起迷恋一般的震感。
却给那些富商,带来来了心灵上的伤害,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生生的被别人给比下去了。
他们当时都坐在自家烧着炭炉的廊檐下。或是听着院中笛箫管弦的音乐,或是看着戏台上的喧腾戏剧,或是舞蹈,或是杂艺术,喝着美酒作乐,或与家人共同欣赏。按照他们之间的风俗,他要将这过年的欢乐气氛,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早晨。
一切都仿佛是既定的模式,他们之中的一两个人,甚至都有些对这样的模式感到厌烦了。然后穆滨城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打破这种欢乐气氛中的常规格局。
在看到穆滨城独领风sao的放焰火之后,县里边住着的,几个在运河上做生意的大商家,心里都感到愤愤不平。
直呼今天的风头都被穆滨城抢走了。
所以他们中的几个人下定决心,明年过年的时候,也要放烟花。
穆滨城放是十桶焰火,加起来价值五十两银子,对于一个普通农户来是,是一辈子也不一定拿的出的天文数字。
然而对于能载着货物,驾着航船,在运河沿线做生意的人家来说,区区五十两银子的跟本不放在他们眼里。
他们没有想到放烟花的事情,全是因为洺县这一代没有此等习俗的原因。这让这些爱面子的人们带来了误区,因为这里的习俗是放鞭炮,所以这些互相隐隐有着攀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