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他的紫渊更是明白。
孔丘缓缓松开紫渊的手,但这时,他却笑了。
嘴边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他面色却是惨白的,似嘲讽又似自嘲的口吻,孔丘如是说:“你怎么知道,十年以后,我喜欢的不是你?”
紫渊一窒。
他胸中翻涌着的情感,如波涛骇浪一般几乎把他搅乱,他深吸一口气,转身一狠心,就走了。
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
直到十年以后,孔丘年近三十,宿疾复发,危在旦夕的时候。
但也仅仅只是一面之缘。
紫渊之于孔丘,就像是孔丘年少时做的一个梦,等到成年,就醒过来。即使他对梦中之人百般不舍,也无处可寻无计可施。
一梦三十年,终于醒来。
至于说后来,孔丘而立之年后,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他一生周游列国,授业讲课,弟子三千,贤人七十有二,子路、冉有、颜渊等。
鲁哀公十一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丘。孔丘遂归鲁,时孔丘年六十八。孔丘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丘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
鲁哀公十六年孔丘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几十年间,紫渊在人间徘徊,一直到孔丘死去。
后偶遇凤褚,此时紫渊仍是几十面前眉清目秀的少年模样,一身青衣依旧。
凤褚轻叹:你为何当年说得那样绝?
紫渊淡淡道:“人生只有短短数十载,我们不可能在一起,不如让他断了念想。”
“只要……只要我还记得。”
凤褚又是一叹,递一片竹简过去。
上面孔丘的笔迹清晰,是才写没多久的。
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附资料:
“西狩获麟”发生在周敬王庚申三下九年(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书,也恰恰在这一年脱稿,这时孔子已七十一岁,从此已不再著书。这就充分证明了至今仍在巨野流传的“孔子获麟绝笔”的故事是真实的。孔子获麟绝笔,从客观上讲,是年纪大了精力不佳。但从主观上讲,感麟而忧也是个重要原因。传说在公元前551年(鲁哀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怀了孕,祈祷于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因孔子降生时,头顶长得有点像尼丘山,帮取名孔丘字仲尼。孔子挥笔为麒麟写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