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八年,康熙念及与皇后赫舍里氏的情分,再加上制约朝中势力不再分裂,于是复立太子。
但复立太子的成效却并不大,不论是几位阿哥,还是一众群臣,心里都比明镜还清楚。
太子可以废第一次,就可以废第二次。
此时的太子爷,早就没有当年的威望了。
期间,四贝勒和十三贝勒以钦差之身份,被派往安徽办河工,目的是避避风头。先前胤禛在朝中就得罪了不少人,这次去安徽,依然故我,照旧逼债,一个参本就革掉三十名府道官员。
朝中上下,沸沸扬扬,但太子并未出面为胤禛胤祥两人说一句话。
后来因为康熙大寿,才把两人召回。
胤禛表面平静,心里翻腾得厉害。这个太子爷,身上四两责任也不肯担。监国吧,手上一点实权也没有,也难怪他愈发的心急起来。偏偏胤禛在这边得罪人,太子爷一点情也不承,认为你是理所应当。
这叫人如何不心寒。
胤禛的心里,从一开始就有那个念头,只不过这个念头愈到后来,因为许多人事,就愈发的清晰。
再加上十三爷胤祥被圈禁,胤禛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虽然太子爷胤礽还在,不过群臣也渐渐看清了形势。
三个最有可能取而代之的,就是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
八阿哥朝中呼声高,有德有容,心里清明。不过前些年,康熙就对他有了防范之心,认为他没有帝王的风范。
十四阿哥带兵打仗,而文治略差。
四阿哥为人孤僻,但雷厉风行。
这队……也是不好站的啊。
一众大臣内心也是颇为纠结。
康熙四十九年,褒姒一日与胤禛夜谈之时,猜出了胤禛胸中些许心思。但毕竟他原先为太子做事,现在再扳倒太子,于情于理说不过去。褒姒略略一想,说:“我有办法。”
“哦?”胤禛朝褒姒看去。
后者还是懒懒散散地赖在贵妃椅上,只不过她的一双眼睛却很清明。褒姒整个人透出一股胸有成竹的气势,胤禛自然明白她是真有办法。
而且这些年里,两人也算是‘合作’了很多次了,这点默契还是有点。
褒姒往鸟笼那边看了一眼,巫凤现在不在那里,但估计不久以后就会回来。
“我能为你唤来神凤。”
甲先生不禁从水缸里面爬了出来,眼神奇怪地往了褒姒一眼。
褒姒继续说:“当然,仅仅只有祥瑞是不够的,这件事情需要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