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目标,还是宁可不要目标?”
这个问题困扰我整整一年,让我想爆了脑袋,也不知何去何从。理想不具备迎合时代的特性,我突然觉得自己这辈子横竖都是杯具——要么杯具地放弃理想,要么杯具地扛着理想战死。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来说,这就好比一个在晋江写文的作者,他想写的题材不合大众口味,那么他要么杯具地放弃自己的追求趋附读者的喜好,要么就杯具地冷死。
就这样,思考了N久后的我终于动笔了,我要把自己的总结借由古希腊的历史背景,写成一部命运悲剧,主旨就是那个我反思了一学期才得出的结论:不管人再如何努力扑腾,在命运的约束下,都无法跳脱出去,都无法获得自由。不管是多么伟大的灵魂,都会在命运的轮盘下窒息,随着无情的时光之轮滚滚向前,终成一抔黄土。就好像古希腊,在英雄人物逝去后,在时代的更迭中,终成历史。
动笔前我构思其实是挺充分的,可没想到我的思想是随着写随着转变——不知是不是自己太玻璃心的缘故,虐呀虐呀虐到最后,心头哗哗地淌血。
我开始反问自己:如果命运真的这般无情,时代真的这般冷漠,人真的这般绝望,那我还活着干什么?我岂不是应该立即自挂东南枝OR举身赴清池?!
于是思忖了好几天,我一咬牙,把最初的构思改了。我赋予了潘希利亚主动把握命运、不屈从于命运、不甘绝望的个性,让所有人物都有一种俄狄浦斯式的精神,还把原本低沉的结局改高调了,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版本的《希腊长歌》。
本来,隔了这么五六年的时间,第二部我原本都不打算写了,因为这个构思纯粹是我某点时代奇幻路线的产物,现在一琢磨雷得我自己很销魂。不过,也不知道我是哪根筋抽着了,最后竟然还是动笔写了,而且主题一展开,就收不住笔,在没多少人看的情况下竟然哗啦哗啦又是将近二十万字……
现在的我很庆幸自己当时一热血坚持写完了第二部,因为有了第二部的补充,才使得《响绝轮回》的精神内涵更加系统和完整。这也算是我个人对于不同写作形式的一种尝试吧,反正自己觉得还是挺有价值的。
★构思
对于“传奇”这种题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而我则理解为“不凡之人的不凡经历”。于是,《响绝轮回》的主要创作目的,就是塑造潘希利亚这个传奇人物,写他的不凡经历。大的框架分为两部:一部“改变历史”,一部“创造神话”。小的框架每一部各分三卷,相对来讲比较独立,如同阶梯一样,牵引着主题不断上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