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听话的走到亭子里。
虽然家道中落,亭台楼阁有些破落。但底子还在,一眼望过去,还是别有一番风味。后代的人工庭院比之,总是少了几分野趣。
横吹竹笛,伴着早晨的清风,和着鸟鸣,吴成也沉浸在宁静之中。
伴着急促的脚步一声高过一声,“张六郎。”······“张六郎,公主府里来人了。”
吴成抬起头,就看到一个慌里慌张的仆人在花园过道里乱窜。公主府,能够和他有什么牵扯。
“六郎,你在这呢,可叫我好找。”仆人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说道。“公主府里的总管李公公来宣旨了,指名要让您去接旨。”
吴成弹了弹袖子上的清露,手持竹笛,款步而出。
“你细细说来。”
仆人在一侧躬身领着,边走边说,把宣旨的人,穿的衣服,自己的猜测都一一讲了。吴成颔首,心里却有些打鼓,听七郎而言,家里并不是什么世族大家,唐朝公主一向彪悍,惯于拉拢文人墨客、落魄士人。可从昨天宴席可看,在以作诗作赋极为寻常的情况下,自己并没有赋诗,也没有高谈阔论,也没有引起他人的异样,可见这原身也不是什么高才之士。
吴成边走边思考,还是不得其法。只能随机应变了。
大厅摆放着香案,一个面白无须的有些发胖的公公正坐在高椅上品茶,脸上倒不见一丝不耐烦。
看见六郎进了门,那公公眼中细细打量了子都一眼。
不愧是仙子之姿容,莲花般清洁,手持竹笛,风华尽染。不愧能让公主高看一眼。
“张六郎,好福气呀,公主亲自设下宴席,遣咱家特地走着一趟,亲自邀请您到公主府上一叙。”李公公眼睛微眯,脸上带着惯有的笑容。
吴成不知这公主是何人,但是情势不妙,也不知道是和缘由才特地邀请自己。唐朝士族门阀还是挺盛行的,难道他原身所在的张家还有用处,是否会成为朝廷下的第一批刀下亡魂。
“不知是何日赴宴,可是明日?”吴成有些推脱。他对周遭的环境还不熟悉,唯恐在公主府里犯下什么错误。
“六郎无需紧张,不如现在就走,五郎就在公主府上任职,倒是可以一叙。”李公公心中闪过一丝疑问,这六郎不是一向自视甚高,眼中不容沙子,脾气也是不好,怎么说话到挺有礼貌的。
传言还是有误的。
吴成无法,他只能前行。对仆人吩咐道:你去厨房一趟。
仆人对吴成躬身后退出。
吴成跟着李公公坐着软轿,心情挺忐忑,手里握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