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吕夷简先行离开,那各种表情的百官才纷纷赶到无趣,也匆匆离开,只是这京都夜晚的娱乐生意又难做了几分,就连那名角登台,也没有收到几批丝绢。
接连几次上朝,气氛就不复原本的轻松,毕竟朝廷的两大支柱都走了,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吴成点了点头,拥有发言权并且还很有分量的人离开,他实施起来朝政阻力就会小很多。
虽然他知道吕夷简是智谋双绝的权臣,但是为了国家少几个巨贪,他还是把这个人放到基层在历练几番;至于范仲淹,那完全就是提前培养对敌人才呀,这就是未来抵抗西夏铁骑的主战派,他倒是看看这朝廷之上还有几个是主和派的。
白花花的银子也不心疼,真是的。
吴成让张公公把他连夜写出来的几项措施给念去来,然后就让大家建言献策。
好啊,吴成看着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一个发言的。这是无言的反抗还是怎么滴,他本来还以后是震慑住了呢,原来这地主阶级还真是死心的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吴成心里焦灼了几分,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做大,然后盘剥老百姓。 “既然你们没什么意见,那就是默认了。这些颁令即可实施下去,先找几处县作为试验田。”
吴成看了看蠢蠢欲动的几位高官,嘴角微微一扯,那笑容也显得高深莫测起来。
“看看你们一个个沉默寡言,什么意见也没有,可见你们都是拿着国家俸禄不干事,一个个尸位素餐,张太监,把这份调令也念了吧。”吴成语调挺平和的,但是众臣却都是额头冒汗,他们现在是不敢小瞧皇帝了。
彻查百姓土地,调查户口人数;编纂宋史,重新制定法律,减少皇亲国戚的权利,提高他们的职责;提高娱乐场所的征税,提高商人的税收,以及颁布一些可以减免税收的方法,比如慈善、为家乡做福利等等;支持手工业和船业,支持对外商业合作,出国等行为;加大国家对私学和官学的投资,兴办技术工科学校等等。
这些政策的颁布,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显出成效来;虽然在此期间,遭遇到一些挫折,但总体而言,还是呈现比较好的局势。
执行策令的组合都是青壮结合,互补的很。都是吴成精挑细选的人才。
这边如火如荼的改革,那边胤禛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军队领导人物的,而范仲淹和胤禛也是一见如故,再见还是如故,呵,胤禛在各种打探之后,除了判断出吴成就是现在的皇帝还听了满耳朵的皇帝的颂词,他鼻息微微有些发酸,哼,他做皇帝的时候怎么就没有这么爱戴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