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氖录1幌俚母筛删痪唬涣粝路恕⑸衽┮约靶蛔鹞省?br />
华夏三皇五帝有着很多种说法,如果按照最早的说法从上古贤皇论,天皇应该是燧人氏,而伏羲都只能够添做人皇末座。再后来三皇更替,有巢、燧人这种古皇隐去,伏羲作为人文初祖成为天皇,而后来女娲作为地皇,神农以人皇尊之。至于轩辕黄帝,仅仅是黄帝之尊,乃五帝之首。
但是因为三纲五常论述之后,夫为妻纲,并且把神话中的伏羲女娲并作一体。加上两者都是木德,又有人提出:娲皇昔年所行德政不过是延续伏羲,故而可以算是羲皇的一部分。
因此娲皇渐渐隐去,神农和轩辕各自晋升一位,才有三皇论述。这也是骊山老母跟伏青说过的上古秘闻。
随后,伏青收拾心神专心阅读五德宝箓。
五德宝箓,乃是按照五行之道择一而修,凝成一颗圣德道心以便于吸收对应灵气。伏青暗自思量,参考自己日后的道路。
至于什么五行同修?真以为这是什么小说吗?五行五德,每一种便是一种德行的衍生。木之德,生机勃勃;火之德,正荣激烈;土之德,承载万物;金之德,锋锐刚猛;水之德虚怀若谷。
五德除了指五行元气外也是五种品德,这种品德才是上古圣皇们最看重的地方,每一个人的品德道路都各有不同。或有同修,但至多以两三种即可,绝对没人能够同修五德,精分什么的太可怕了。
伏羲以木德尊,水德佐之;女娲以木土之德同修,木德外显,而土德内敛。神农以木德为根基,以火德而大成。轩辕生于水,又以土德尊,还辅修金德的杀伐,故而有逐鹿之争。大禹王也是如此,传说大禹以土德尊,又有金德和水德辅修。
总而言之,每一位贤者都会选择自己的道路,这种道路就是他们的教化理念,是他们的性情所在。从来就没有人以金木同尊,或者水火同尊,因为道路冲突!
木德的生机跟金德的杀伐难以统一,难道今天宣布休养生息,明天就亲自带人去干翻敌人?
水德的渊弘和火德的荣盛不可统一,一个谦虚,一个激烈,一个讲求徐徐长存,一个讲究迅疾暴烈。两者同修真不怕自己产生第二人格?
故而伏青如今也只能够选择一道作为自己的心性修炼。
“水之道,上善若水,这是太上道祖最推崇的道。”伏青回忆前世,那一卷道德经就别说了,被华夏奉为传世经典,更是将老子尊为水德之道的鼻祖。单单老子传授孔子水德大道,便在后世不断被传承引用。甚至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