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英亭道了一声谢,伸手接过。却听见大叔爽朗的笑道:“听公子口音,竟不是这本地人。。。。。。”
祝英亭咕噜咕噜的喝完,直接那衣袖把嘴巴一抹,皱着眉头苦笑道:“可不是,我和他本是上虞人氏,来这尼山书院读书的。山长说为了裨益我们的学业,因此特意派我们下山前来寻找五柳先生陶渊明,我们都找了一天啦,还是没有找到!”
大叔闻言顿了顿,笑道:“这世间哪有什么五柳先生哟,你们怎么可能找得到?小公子,我劝你们还是早日回去好好读书罢!”
说罢收了祝英亭和祝英台手上的碗,挑起担子就准备离去。
“大叔!”祝英亭见他要走,忙走上前去,“您在市井生活,不知道五柳先生陶渊明的诗文品性,是很受世人尊重的。”
“嘿,”那大叔哈哈一笑,道:“那姓陶的自己说他叫五柳先生,说不定只是胡乱一说呢?你们就别费力气啦!早日回去学习才是正经哟!”说完就再也不理祝英亭,挑起担子扬长而去。
祝英亭和祝英台大眼瞪小眼,叹了一口气,看来寻找陶渊明这个活儿,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啊。
――
而此时的尼山书院的课堂内,正传来陈夫子抑扬顿挫的声音:“君臣之道,自古为天之纲常,君要臣死,臣不死即为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
马文才一个人坐着两个人的位置,感觉很无聊。没有了祝英亭这个小家伙在旁边叽叽喳喳,还真是有些不习惯。原来,他在他心里已经那么深了啊。也不知道他们两个下山去有没有找到五柳先生?他倒是不怕祝英亭下山去吃苦什么的,祝英亭的脾性他早已摸得清清楚楚,只有在他面前,他才会肆无忌惮的撒娇装娇气,在其他人面前,他有时可是张牙舞爪得很呢。不过这陈夫子讲些课实在是无聊得很,迂腐得很,什么都要说什么圣人之训不可违,简直就是墨守成规的一块石头啊。
好吧,原来和祝英亭在一起呆久了,马公子也知道吐槽了。
正在陈夫子讲得陶醉不已之时,一个声音打断了他:“夫子,学生有话要说。。。。。。”
马文才叹了一口气,不用回头就知道是梁山伯。难道他不知道夫子的脾气吗,还真是正直的一个人啊。
陈夫子被人打断其实很不爽,只不过他一向自诩自己开明,遂温和的点头道:“你说。”
梁山伯直言道:“学生认为,夫子说的话没有道理。万一当朝的君主是个犹如夏桀商纣的无道昏君,难道,所有的忠良之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