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五月份,江淼淼完成了数据收集和其他前期的准备,开始正式写论文。
一个多礼拜后,初稿完成,自己审了几次后,觉得没什么能改的了,江淼淼决定把稿子的中英文版本都发给聂谦,让他帮把关。
过了三天,上午十点左右的时候,在实验室的江淼淼收到了聂谦的视频请求。
“谦!”江淼淼接通电话。
“水儿,你在办公室吗?方便查看邮件吗?”聂谦问。
“可以的,你等一下。”江淼淼坐到电脑前,打开邮箱,“好了!”
聂谦也打开文档边看边说:“水儿,你文章的论点没问题,数据你自己一定要保证准确。”
“嗯,这个我知道。”江淼淼点头,这些数据都是数次实验得来的,给聂谦看之前她又数次核对无误,才发给他的。
“现在你的文章内容没问题,但是从逻辑上来说显得平淡,不容易引起阅读兴趣。”聂谦说,“这样的稿件也容易引起编辑的兴趣,所以需要调整。”
“那怎么调整?”江淼淼着急。
“论文有两个部分是最重要的,一是引言,一是数据描述与讨论。”聂谦不急不躁,娓娓道来,“大部分作者的引言部分都太过平铺直叙,你的这个也是。”
“我常用的方式是以逻辑推理的方式引出文章的论题,我把阅读过的文献以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果推理关系串联起来,然后推倒出我自己论文的主题,这样的方式比直接摆出自己的论点要自然顺畅得多。”
以逻辑推理的方式引出自己论文的主题,江淼淼一边听一边用心地记。
“然后是数据描述与讨论,要避免照本宣科看图说话,那样体现不出研究者的水平。”聂谦指出另外一个问题。
“那该怎么办?”江淼淼问。
“你可以一边描述自己的数据,一边即时引用其他文献的数据,然后进行对比或联合阐述,然后得出自己的论断,这样参考文献就会合理地分布在文章中,就不用刻意去凑了,你的文章自然也就不会显得空洞了。”
江淼淼一边听,一边想记住,就有点急。
“不用急的,水儿,等会我把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