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再没听说过画画还用炭条打稿子。谁知今日见了许阳用炭笔画的画像,神态自然栩栩如生,竟似不比那传教士画的差。
许阳嘿嘿的傻乐“本是送母亲一幅画像讨她开心,可是不看着她老人家的话我画不好,特地让她摆姿势,又没了惊喜。索性先画了孟姨练练手,孟姨可别嫌我拿你实验啊……”后面的话却是没说完,孟姨娘的脸那活脱脱就是张芝姐的脸,不用看脑海里古装芝姐的印象也深的不得了,许太太的画像,一提笔就是穿着套装的许妈妈。孟姨娘却是不知这一节,感动的要命,直把那画细细的卷起来收了。又回头嗔道“还不赶紧给你母亲画一幅!不然我哪里敢拿出来,只能自己偷偷的看,岂不是锦衣夜行了!”
说也奇怪,许阳跟孟姨娘就是投缘。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孟姨娘这张像二十一世纪明星的脸,既有亲切感又不会有伤心的联想,自然让许阳喜欢接近。当然孟姨娘为人也确实太好了,就从来没见过她计较过自己的什么,全是为别人忙了,而且办事情极有条理,从来都不慌不忙,极有气度,处世公允,让人挑不出错来,更别说年过四十依然如此的端庄秀美,落落大方。这样的人,拿到谁家不是当家太太的料?偏她命苦,亲人死绝了,只能把林家的人当亲人,在这里做个名义上是妾的女管家。
许阳终于还是给许太太画了一幅画像,孟姨娘的那副是持扇纳凉图(看这季节吧!可见不是写实,构图纯想象!),许太太的则是很端正的冬装坐像,画一送去许太太喜的又是笑又是捶他的“你把我画的年轻太多了!褶子少了好几条……”许阳也跟着笑,心里却涩涩的,一不小心,还是画成了许妈妈的模样……
谁知道这画又被林黛玉看到,缠着让许阳也给她画,于是许阳就让林妹妹坐在一边摆出读书的样子,素描了一幅——幸好是素描,不是很浪费时间。谁知道林妹妹看了便上瘾了,又让他给自己画个弹琴的画像!结果画了一幅又是一幅,给林妹妹画第三幅的时候被林如海给抓住了。于是被舅舅大人一通臭骂,灰溜溜的乖乖滚回去继续念书了……
作者有话要说:可能会有人觉得我写的进展不够快或是杂事多……
可是能多快呢?生活不是电视剧,不是每天都高*潮迭起的,日子也是慢慢的过的。有些文字是情节的发展,但也有一些是必要的铺垫……
我一直觉得任何故事的发生都有它的外在环境。
比如女学。为什么我安排林黛玉上学?甚至为了让她上学不惜专门去设定一大票的东西来解释这种原文中没有的东西为什么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