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旁人,就是生产队的大队长林平心里也不舒服,比起常年不去县城的村民,林平心里有更多的考量,去年开始就有将近一百个知青被安排到玉和县的一些村子里,林平当时还心生羡慕,毕竟人家是城里来的,但就这一点便足以让渴望当城里人的林平想要接收他们,但谁让大云村的条件不好呢,领导不发话他就是再眼馋也没用。
不过,林平的眼馋劲儿很快就过去了,几乎所有接收知青的村子都不大不小的闹出过事端,城里的少爷小姐拈轻怕重不说他们还不服管,之前的香饽饽就变成了如今的人人厌,但偏偏今年玉和县收到的知青居然是去年的三倍,还有不少是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的。
林平现在打心眼里不希望有知青到他们村里来了,但事与愿违,他们村里这次居然被分到了十个知青,一个北京的、一个湖南的、两个浙江的、两个河南的、剩下四个人都是山东本省的人,想来是因为不愿意离家太远,所以托关系留在了本省。
但林平就是再不乐意也不敢拒绝,如今形势越来越严重了,红卫兵的破四旧运动愈演愈烈,县城里好多路名、店名、公园名都已经被改了,但凡是他们认为与封、资、修等‘四旧’沾边的老店招牌都砸了,更严重的是,红卫兵还对几家所谓的‘牛鬼蛇神’进行了抄家。
尽管林平祖上三代都是贫农,根正苗红的不得了,但在这样的形势下,也不敢再冒头,不就是几个知青嘛,没什么比安安稳稳过日子更重要的了。
村民虽然都不怎么高兴,但也只能接受,没出过几次远门的村民对上面的领导都敬畏的很,对上头的决定自然也不敢提反对意见。
没几天,林平就接到通知让他去县城接人,既然要接人就不能再骑他的自行车了,村里的用来运粮的马车连带赶马的张大爷都被征用过来了,除此之外,林平还带了林舟过去,美名其曰,同龄人才好交流,让从远方过来的知青尽快融入到大云村这个集体当中来。
不过这是对外的说法,大家谁不知道,要论同龄,林海可比林舟合适多了,但大队长选的是人家自己家的孩子,又不是他们的孩子,村里人才不会上赶着管这事儿呢。
林舟自个儿也挺好奇的,所以在去村头坐马车的路上,林舟就直接问道:“爹,你为啥带着俺去县城接知青啊,大哥、二哥也能去啊!”
林平回头看了看,见四处都没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