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参加跳远放弃其他项目,否则现在面临的体力问题,以后一样要面临。
倒也是。刘鑫源也不是不讲理的人,练都练了,这时候再推三阻四设置障碍就没必要了。他点点头,干脆好人做到底,喊陈焕之过来,“小陈,你是想这场拿世锦赛门票?”
陈焕之点头,是,多明显啊。
“那你第二跳再全力试一下,还不行一会儿百米就收着点跑吧,保存体力,后面两跳还能再博一下。”说是这么说,其实刘鑫源也明白哪怕她百米收着跑,后面两跳也基本没什么可能性了,关键还是看第二跳,他看一眼手机,“距离百米检录时间还有十五分钟,你好好把握吧。”
既然教练们都定好了策略,陈焕之也不用犹豫了,她回到自己座位的时候蒋琪的第二跳已经结束了,第一跳她起跳损失了将近30厘米,这次想向前一点、又前得太超过了,踩线多半只脚。颜珍也坐不住了,直接招手叫她到场边训话。
陈焕之坐在座位上调整了一下呼吸,截止到第五个运动员跳完,她的6米72仍然排行第一,第二名是拉德维卡的第二跳6米49,蒋琪的6米27排行第五,一共八个运动员到现在为止还有三人没成绩呢。这不只是因为这场比赛本身的水平不够高,即使是在世锦赛或者奥运会上,依然不乏这样的场景。
赢了一个赛季的世界名将有可能连续三跳没成绩、连决赛都进不了。上板就能跳到6米8的顶级高手一样有可能跳到最后不是犯规就是没上板,眼睁睁地看着往日的手下败将捧走冠军的奖杯。
比起胜负就在10秒间的100米,要在助跑的2226步之间做到每一步都保持固定的频率、固定的步幅,确保最后一步踩在该踩的地方、还要顺畅的起跳,跳远这种一瞬间的胜负偶然性更大。
第六个运动员开始助跑了,陈焕之脱衣服上跑道准备,排在她前面的是个法国本土运动员,金发白肤、腿长逆天,叫蒙特莱恩,看起来年纪很小,也许只有十几岁。正好第六个选手后裁判在更换起跑线前的橡皮泥板,蒙特莱恩回头用半生不熟的英语问她,“你好,陈,比赛结束后能帮我签个名吗?”
陈焕之还是第一次在比赛场上遇到这种事,一般能够跟她同场竞技的选手成绩都不错,大家还是比较矜持的,“当然可以,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