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嫔打骂,这一次竟然直接用了戒尺抽在了燕王的背上。虽然之后姚太嫔扔掉了戒尺,抱着他哭,但她所说的话还是烙印在了燕王的心里。
“儿啊,别怪为娘,你若投身于皇后或者任何一位娘娘的肚子里,你这样的天分是好事,可你是我的儿子,这样的天分就是祸患啊!”
因为身份低微,所以他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藏拙。
后来皇后病逝,先帝的身子也每况愈下,几位皇子便忍耐不住了。男人天性里就有冒险的因子,即便姚太嫔千叮咛万嘱咐,燕王也依旧没有忍住诱惑,他论身份比不上几位兄弟,但论才学本事却要远胜对方。
燕王私底下很是笼络了一批人,再加上这些年他虽然藏拙,但他也知道想要让人卖命,离不开钱权二字。后者他或许暂时还没有办法,但前者却是可以做到的,母家在他的幕后cao控之下一直飞速地发展着,到了赵瑕开海运之前,姚家已经成了豪富,只是在他的压制之下一直低调罢了。
总之,就在燕王意气风发,要争一争那个位置之时,先帝却斥责了他。
其他的话燕王都快忘了,唯记得一句“商妇之子,难托重任。”因为母亲的出身,他竟然连一点施展才华的机会都没有,并且说出这句话的人,居然还是他的亲生父亲。
而不久之后,先帝将早已被打入冷宫的皇七子赵瑕接出了宫,亲自教导,甚至封为太子。
在所有人都对这个太子嗤之以鼻的时候,燕王却敏锐地看出了真相。他几乎是颓然地放弃了皇位之争,当初有着天纵之才的六皇子就像一颗流星一般,迅速地陨落了,他每日里只在家中读书,似乎对朝中之事再也不关注了。
燕王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赵瑕为什么能够重获恩宠,是靠他那早早故去的母亲与先帝的那一点情分吗?还是德妃在后宫为他周全?都不是,而是因为先帝已经厌烦了皇子们的争权夺利,而一直长在冷宫的皇七子,成为了他昭显皇权的最佳手段,他在告诉这些人,无论是谁,都不能凌驾于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