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分成四拨离开,承载着整个宋朝的希望。
除了各个城池关卡的必要守军之外,颜景白是真的将整个宋朝的兵力都派出去了。
是胜是负,成败在此一举!
颜景白没有给自己留退路,也没有给大宋留退路。
李庭芝是个用兵谨慎的人,他不像张世杰,用兵奇诡,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他每走一步,每一次攻击,只求一个稳字。
双方相遇之后,他并没有抢先出击,而是先派出了几股骑兵,与蒙古军相互试探了几次,彼此互有胜负。
前方的战报并不顺利,满朝大臣都是忧心忡忡,每个人都紧绷了那根弦,但是没有一个人如以前一般,提出和蒙古人议和。
这帮子人总算让颜景白给调、、教出来了,对此,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场战争注定是场持久战。
忽必烈也是震惊之极的,几次短暂的交战,他敏锐的察觉到了宋军的不同,这还是以前那些已经腐烂了的,被蒙古铁骑一冲就垮的宋军吗?!
若不是仗着南方那些坚固的城池,蒙古铁骑早已踏平南宋,所以他从来都是轻视宋人的,特别是那些不堪一击的宋朝军队。
可是现在不过几年时间而已,宋人变化竟如此之大,这不禁让他想到情报中关于宋朝皇帝的种种事迹。
一个白痴皇帝而已,有朝一日忽然就转了性子,变得英明果决,凭借一己之力彻底改变了大宋的命运,这可能吗?
还是说,真如民间传言那般,宋朝皇帝以前不过是七窍未开,一朝开了心窍,就是真龙附体,造福天下苍生?!
可惜,终此一生他可能都猜不出真相了,毕竟谁会想到一个人壳子依旧,内里却会换了一个人呢?
石之轩除外。
战争一打就是半年有余,双方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一时间战事处在胶着状态。
但忽必烈显然并不着急,李庭芝他们都看的出对方是在有意拖延,越往后拖延一日战事对蒙古就越有利。
因为冬天就要来了。
北方的冬天对于出生在塞外苦寒之地的蒙古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大部分长在温暖南方的宋军来说却是个灾难。
气候越冷,胜利的天平就越会往蒙古倾倒一点。
宋朝汴梁,福宁殿。
颜景白裹着厚厚的棉衣,身材不复以往的修长,显得有些臃肿了。
他拿着李庭芝传回来的奏折,正在与陆秀夫商量着前方的战事。
他的眼神依旧冷静,举止从容,并没有因奏折中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