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里恭恭敬敬的站着两列官员,赵匡胤坐在龙椅上,面色严肃,嘴唇紧抿,厉眸夹杂着摄人的气势沉沉向群臣压去,底下的官员均低着头,无一人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跳出来做出头鸟。
“诸位爱卿,那卢绛不过是一个前朝将军,孤掌难鸣,怎么就让你们束手无策了?朕要你们这些废物何用!”声音并不大,却带着沉甸甸的怒气,危险的声音透出帝王所剩不多的耐心。
有一官员顶着赵匡胤的威压走出队列低着头说道:“陛下,那卢绛执意顽抗不过是为前朝廷尽忠,不如派违命侯前去劝降?他是昔日的江南国主,只要他去,卢绛必会听他的话。到时便能让他归降我朝。”
“放肆!朕前日就曾说过,谁再说此提议朕便砍了他,看来你是活够了。”赵匡胤猛的握紧扶手,又一个,又一个来提议让李煜去劝降的,他该如何保住他?赵匡胤的目光扫视着群臣,最后落在一旁始终默不作声的赵普身上,沈声道:“丞相认为呢?”赵普低首出列,躬身道:“陛下,臣也以为让违命侯前往最为适宜。其一,卢绛为人迂腐,是个油盐不进的榆木嘎达,他既然识他主李氏,那便让他的主子去劝服他;其二,李煜此番前去,亦可告诉他一个信息,李煜在我们手上,他若执意和我们作对,受苦的只有他的主子。其三……李煜是他昔日的国主,他再生气,也不可能伤害他,所以他只能降,前几次我朝廷派去不少官员都被其杀害,再这样下去会折损我朝众多人才,于国家发展不利。”
赵匡胤一怒便要厉声反驳,话到嘴边猛然停住,他还能说什么呢?理由都让赵普用尽了。赵匡胤努力的想着借口,他不想让李煜去,那个地方太危险,他顾不到。他的李煜可能会受伤,可能会死……还可能离他而去,不、不可以!
赵匡胤眼中寒芒一闪,厉声道:“你也说李煜是昔日卢绛的国主,他若去了歙州,你敢保证他一定不会背叛我朝,趁势逃进卢绛的范围,与我朝对敌吗?”
赵普早已料到赵匡胤会如此说,亦说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说辞:“陛下,按照李煜昔日的身份我们自然不得不防,只需对李煜限定归期,李煜在政治上虽然昏庸无能,但也算是个仁君,该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