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有这样出题的?旁边的监考官员们各个莫名其妙的看着官家居然在殿试时问出如此小儿科的问题,这不摆明了放水嘛!又联想到上午官家就对这名学子十分上心,中午又单独召见,再想到前段时间因为相貌妍丽被官家力排众议收入后宫的吴越王……
一个诡异的念头直窜上脑海,其实仔细看这名学子体态风流,想来也是个可人……咳咳!众考官们看着低垂着脑袋一本正经的胤禛,纷纷在心底暗骂自己胡思乱想,只是这念头一旦冒出便如生了根一般再难拔除。
如此一番对答下来,唯有胤禛只被问了两题,其他学子均被官家问了三题,甚至有一位官家态度认真的问了五题!考官们暗暗记住此人的名字,决定回去一定要好好审阅他的笔试试卷,说不定他就是这届的状元了。
当晚剩余的二十名士子回了贡院,对于胤禛这个唯一得到陛下召见却被问了最少题目的特殊学子,众人颇有些幸灾乐祸,遂不再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转而开始巴结那位独得陛下圣宠,唯一一个被问了五题的学子来。
胤禛对此不可置否,反正他也没兴趣与他们结交,便自顾自的回了房,等着三日后的结果,对于策问时赵匡胤的态度,他还颇有些看不透,那样简单的问题和若有似无的轻视,都像在说明他可能即将落榜的现实,然而自己的身份特殊,他若是赵匡胤,这样一个酷似敌人的人还是留在身边随时监督着为妙……
不得不说到底是当过皇帝的人,胤禛的猜想完全正确,当晚赵匡胤拿到考生试卷时,先是看了他下午颇为满意的那名士子的试卷,语句流畅,辞藻华美而不繁杂,恰到好处的对现状的吹捧和一针见血的指出现在存在的弊病,令他看的十分舒服。
第二份他抽出了胤禛的试卷,神色没有了刚才的愉悦显得有些阴暗,清婉挺秀的字迹虽力道十足却并非是李煜惯用的瘦金体,整整五千字的文章里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也没有刻意的赞美和讨好,先是直言不讳的提出了当前对于农民农业的制度的弊病所在,随后提出了一个针对此项弊病的政策。
赵匡胤的神情从不屑一顾渐渐转变为严肃凝重,开始逐字逐句的研读起来,里面写着一个目前十分可行推行前景也很可观的方法。
“摊丁入亩吗……”赵匡胤反复研读了胤禛的试卷后,对胤禛的真实身份反倒动摇起来,开始他对于胤禛的身份坚定不移的认为那就是李煜,可是现在看着手中的试卷……赵匡胤抿了抿唇,他反而不太能确定了……
既然如此,赵匡胤在状元那一栏毫不犹豫的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