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不如马快,轿子不如马车快。过了半日多,人烟略少,声头渐轻了,甄士铭往外看去,瞧见传说中的石狮子,蹲在街北的石狮子。不消去回忆黛玉的路线,甄士铭就晓得那是宁国府了。匾上大书亮丽夺目。
敕造宁国府。
厚重的字。像是给时代打上了一个标记。或者说,它就代表了一个时代。
果然是三间兽头大门,门前也依样的有着十多个华冠丽服的人。十分的雄伟壮观。这就好比是一行人走到一辆法拉利旁边,下意识的就惊叹一番,噢,有钱人。
也果然是不开正门,只在角门有人出入。
轿子继续前行,就是荣国府。从角门入,进了门走了也不算太远,轿夫放下了轿子,接着就有七八个小厮走上前来,换着抬起了轿子。他是男子,不同女儿家,又是世交甄府来的。荣国府待客方式自然也有些许不同。总不能以黛玉礼相待。
可要除了黛玉礼,甄士铭得表示,他就跟背了一篇书,结果老师没考那一篇一样,啥都不晓得了,应试教育的悲催啊。
一旁英莲瞪大了眼睛,也不说话,只仔细瞧着外头的人和景。她家教甚好。
袭哥是一个嘴直心快的人,便笑着同甄士铭说道:“我早先只听说荣国府如何如何,如今亲眼见了,确也知道外头说的并不曾夸张。也只沾了哥儿的福。”
甄士铭说:“哪里是我的福。”
他心想,我又不是你们家的宝哥儿,虽然也姓甄,却非本家人,倘要是你家宝玉过来,又不知是怎么样一番气派的景象了。
不过他是不晓得,这甄府既然心中度量着让他去了贾府,也不会失了自己的门面,只同贾府说是极亲的子侄,长年在外不曾见的,正好因他本家有事,只将这孩子送了来照应着。又正好老太太说起,便送他前来和宝玉作伴。甄府都这么说了,老太太又是欢喜他们的重视,又是念到了甄家子侄的身份,自然是不会亏待,礼数周全。这才有了那不逊色的一出。
轿至垂花门前落下,些许人前来打起轿帘,扶了他三人下轿。
垂花门是因设计得名的,两边的抄手游廊是一种布局,将里头的屋子围了起来。过了穿堂,甄士铭见到了那传说中的紫檀架子大理石的插屏,他瞧的眼都直了,要不是被众人围在其中不能出去,他恨不能摸上两把!
一众人簇拥着慢慢前行。
鸟雀争鸣声动听悦耳,小桥流水声潺潺汩汩。正面是五间上房,门宽且广,有穿红戴绿的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