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你说姑苏地是丝绸地,虽然布行已多,但也仍有些余地,只要东西好,价格适中,虽不会如何大富大贵,日常温饱总有。也免去寄人篱下的苦闷。”
女孩儿犹豫道:“怕是要很多银子。”
她从身上掏出钱袋来,数了数苦着脸:“这点许是不够的。”
甄士铭哈哈大笑,道:“你怕甚么。我既然这么说了,定是有的。此事也不急。叔叔有打算。你只需跟前膝下陪着你父亲便罢。”
两人说说笑笑,一路绝尘向南行。
此间一去年余间,非人所料。
却说那日甄士隐夫妻二人早早迎在路口,一见英莲下了车便扑了过去搂在怀里哭。
甄士铭眼光往后一掠,但见一个老者站在后头,面色似是不豫。他想了想,先招呼家里的小厮等把车上的缎子搬下来弄进屋,再见那老者面上的贪婪神色。更能够确定此人必是封肃无疑。忙活一阵料理妥当。他才走到那夫妻三人身边说道:“大哥大嫂,团聚是好事,莫要再哭。先进屋里如何。”
甄氏夫妇一听也是,方收了哭声,转而笑开来。甄士隐让夫人携了女儿进屋,他自己则带着甄士铭去了别处说话,道:“前几日便有行走的脚商,前来敲门,说是不日便有女儿回来。我那时还在纳闷,并未收到你的书信。可没多久就接了荣国府那头的信,方知此事是真的。”
甄士铭奇道:“哦?怎么会有行脚商?”
便在这时,他们听到屋里有人不满的哼声:“如今这是又要多几口人吃饭?老头子没米没地儿,你们自己想办法去罢。”
甄士隐尴尬道:“这便是我丈人。原先我把莲儿托给你,实是因为自己也身居他人之处,多有不便。跟了我她也要受人冷眼。”
甄士铭道:“大哥说的并不是。穷苦又如何。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英莲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便是再想家,她也不会叫你为难。只是,哪怕是穿粗衣吃白粥,儿女总是希望能承欢父母膝下。”
他复又笑说:“何况此事大哥不用担心,我这次回来,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大哥是读书人,不知道对于从商一事如何去看。”
甄士隐虽然是读书人,却非迂腐不堪认为从商有损圣贤之道,只道:“何出此言。”
甄士铭说:“我在贾府做事挣到些许银子,盘间小店面下来应当差不了太多,倘若缺些,大哥身上可还有?若无,便再问那老头子借些。”
甄士隐却没关心自家丈人是绝不会掏出一分钱来,反而会想方设法刮走他身上的余钱,只问:“你去给人当书童,如何赚得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