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了他一眼,便移开了目光,倒真像是他人所讲的不去正眼瞧他一面了。让宝玉心头好一阵失望。原是他还以为妹妹同自己一般的心情,岂知原来人家压根不待见他。显得他自作多情一番。
于是便闷闷不乐。
连贾母给他做的决定也没听见。
贾母笑着说了一阵,又把话题扯回了念书这回事上,似是无意的提到说:“甄家的哥儿比宝玉要大,他是一个心细的,说出来的见解有时连大人都自觉不如。宝玉也日渐大了,总拿伴读当说头留着人家,我只怕阻了别人之才,倒对老甄心里头过意不去了。”
有人提出疑问:“甄家的子孙,想来甄大人心里头是有安排的。莫非是南边的意思,是想念着孩子,要着人送回去好作栋梁之材么。”
贾母笑着摇头:“哪是他的意思呢,要是他的意思,我也不愧疚了。实在是这孩子同我贾家有缘,我还不舍得放他走哩。甄家倒是大方的,因是他父母家人不在金陵,只他一人,也是没个照顾。要说学堂造材,哪里及的上这天子脚下。我只是想着,老甄虽不说甚么,我也不好意思甚么名头都不给的拿人家孩子给我孙儿糟蹋了。”
这席间必是凤姐最懂人心事。当即她便笑着说道:“我当老祖宗想甚么为难。原是怕没个名头给不了别人交待。这个不碍。府里空缺的名头有几个,回头找着挑给您看。您看哪个合适,便就是了。要说造人之材。宝玉上学堂,甄家的哥儿可同去,一齐作读不是两全其美。有他在的那些时日里,咱家的二爷可叫人少操心不少。”
贾母说道:“甄家可是大户人家。名头有是最好,可别怠慢了。”
凤姐儿说道:“这您放心了。”
于是贾母便笑笑不说了,只对王夫人说:“你这媳妇儿,可真是够贴心的。”
宝玉先前正暗自在伤神,前头的话没听到,后头的话倒听了一个七七八八。原本想央着不去学堂,但一听受苦的不止他一个,想来甄士铭又能有些鬼点子可教他既完成先生的任务,又不至于无聊厌烦到打瞌睡,便也将那抵触情绪去了三分。再一想到宁国府的秦钟,那不满之心便又去了一个三分。如此只剩下四分也就算不得甚么了。
便说:“秦钟的先生也不教了,我想他同我一起去,好么?”
王夫人道:“你肯念书,自然是好的。只是人家是一个正正经经的好娃儿。哪里肯同你这样的顽劣孩子一起。”
宝玉涨红了脸,说:“我虽不及他风彩,但却同他很有话说,母亲要是不信,下回我让秦钟自己同您说,看他是否厌弃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