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是多少人的噩梦合在一起,才能让他都受到如此剧烈的影响呢?他望向黑漆漆的窗外——每到夜晚,这个国家就整个沉浸在心惊胆战之中了吗?梦里的那些荒原,又埋葬了多少人的未来和多少家庭的希望呢?
他告诉约瑟夫和苏维埃停止这一切,因为人民现在已经陷入普遍的恐慌。然而,他至今都记得,保尔当时愉快地对他说:“您瞧啊露西亚,我们的经济建设是多么迅速,成绩是多么斐然。如果没有这些国内的敌人、对抗社会主义事业的破坏分子,我们一定能取得更快和更大的成就。”
于是类似的噩梦依旧频繁地出现在伊万的夜晚里。
当他又一次醒来,脑际空白一片、只有那一望无际的恐怖荒原的时候,叶赛宁的诗歌幽灵似地浮上他的脑海:
“茫茫雪原,苍白的月亮,
敛衣盖住了这块大地,
穿孝的白桦哭遍了树林。
这儿谁死了?莫不是我们自己?”
多年以后的此刻,伊万坐在灯火辉煌的会场里,噩梦早已放过他,然而仍然在暗中紧紧攥着俄罗斯大地。那是多少人一辈子的恐怖记忆,是他们一有机会,就会翻过身来狠狠指责、决不饶恕的罪行。而今尼基塔给了他们这个机会。伊万看着已经无法掩盖惊讶和慌乱的苏维埃,又想起他当日的愉快笑容,不禁感到一阵痛切的悲哀。
——这真是愚蠢的讽刺。
“秘密报告”还在继续。尼基塔这份报告中对约瑟夫的指责显然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编写的,而在历史的时间轴上,肃反过后的下一个重大事件就是伟大的卫国战争。这件事,伊万想,总不至于再来批判吧?毕竟,当今世界上无论到哪个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打赢了伟大的卫国战争”这句话都是无可争议的,即使是一贯和保尔唱反调的阿尔弗雷德也无法反对。所以他在听到那句“斯大林集大权于一身,这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真真切切地在耳畔炸响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尼基塔慷慨激昂地列举卫国战争初期苏军遭受的溃败,煽动起人们的屈辱感和愤怒以后,毫不犹豫地把这一切都推给了约瑟夫。
他列举了许多次路德维希进攻的“征兆”,表现得义愤填膺,仿佛时隔多年仍然在痛惜约瑟夫的昏庸,“然而警告都被斯大林当作耳边风,他指示说不要相信这些情报,以免挑起事端……”
与此同时,他一边发表着长篇大论,一边关注着台下听众们的反应。很好,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内,听众们被他的揭露惊呆了,短暂的沉默过后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