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子之痛他尝过许多次,又到底是打小儿在血雨刀光里头历练出来的,虽太子身份与其他诸子不同,到底痛一回也熬过了,只元后形销骨立,恰好当时的四皇子燕王爷,现在的皇帝陛下,在成婚近十载之后终于有了孩子,且还是嫡长子,先帝想着这孙子乃是出自赵氏大姓的燕王妃嫡出,四子燕王又很是在元后跟前养了几年,且北疆虽说历练人,到底不利于幼儿生长,便下旨将那孩子立为世子,又接回宫中,由元后抚养。
如此,倒也为元后延了三年有余的寿命。
只可惜,元后半生随先帝征战天下,过得本就艰难,后来又是接二连三的丧子丧孙,到底将心血熬干,燕王世子虽乖巧可爱,也还是留不住她。
此后,先帝为元后守孝一年,又将后位再虚悬两年,到底立了戚贵妃为继后,连带着当时最小的皇子平王也成了嫡子。那几年,戚氏如何为自家嫡子谋划,原本与戚氏同为贵妃、甚至还凭借着因其所出义王乃是太子之后先帝存活诸子中最年长者很是占了上风的齐贵妃,如何不甘,宫中其他诸妃嫔并其他诸王公主们如何谋算等事,且皆不提。
却说又两年,平王成年后,并没有如继后所期待那般,像先太子那样留在京中,反而是随其各位庶出兄长例,为先帝领兵戍边。倒是燕王世子,因其聪慧可爱,在元后逝世后,并没有随来为元后奔丧的燕王回北疆,也没有随燕王妃住到京中燕王府上,却被先帝从中宫接到身边亲自抚养。这位世子虽不比皇太孙,但如此待遇,却也是皇孙之中第一人,要说没人谋算于他,也实在不可能。只是先帝经过了皇太孙并其他太子庶子等事,看待诸子公主甚至妃妾们的眼光已然不同,那燕王世子又是在虽说识字不多、却是连先帝身边最得看重的谋士张先生都赞过有大智慧的元后身边长成的,心中自有丘壑,因此在宫中七年,倒也是有惊无险,甚至因为聪慧果决,还让先帝最终下定决心,以燕王为储。
至先帝病时,因各处疆域大多稳定,十一子中倒召了八子回京侍疾的,燕王自然也在其中。只是巧得很,继后嫡子戍守的西南边境却略有不稳,也就没得诏令归京。从先帝卧病到亡故那一年里头,后宫前朝何等风起云涌,实不少不足为外人提的隐秘之事。偏偏先帝虽属意燕王,却不曾正经立储,直到弥留之际才亲口许他皇位,但因那时是病情忽然加重,连御医都没预料到的,先帝不说没能及时诏回其他三子,就连在京的八子,也没有个个在跟前的。是以燕王继位虽自觉无甚不妥,可有些事情涉及先帝尊严故,当今也不好与人明言,就连那几个知情人,也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