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对周围地势的把握程度,是推算一个人是否是个为将之才的谋略性质的游戏。
这盘棋最终有没有下完,宫中并没有传来任何的消息,而最后导致的结果,皇帝第二天就在朝堂之上下了一道圣谕,——册封林子清为镇北大将军,领兵挂帅,帅十万兵力即日前往颍州,御敌北上,钦此。
此令一出,满朝文武皆为之哗然。
文官挂帅,自古以来,已是闻所未闻的奇事。莫说各地将领中多有不服之人,便是朝上朝下的质疑之声也是源源不绝于耳,然而,皇帝此令一下,态度却似极为的坚决,任凭百官如何的巧舌如簧,诏令也不再作半分的更改。
林参政挂帅北上之事,已成既定之数。
……
这日,林参政的府邸里来往的官员络绎不绝,一批刚走,接着又来了一批,林子清听着一批批的官员在他耳边不停地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大意是要让他存有自知之明,一个文官去挂的什么帅,那群在边疆之地长成的兵痞子没一个是好带的兵,一个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压在他们头上,他们心里铁定不服,不给你造反惹麻烦已经算是不错了,要让他们服了一个文人的统帅,岂非是痴人做梦。说是好意,实在是此次玉门关之役若是战败,与他们也是没有半分好处,朝廷颜面若是尽失,他们面上也是无光。
想着他们朝廷虽然将才凋零,可也不该远远至于要派一个文官去上战场,派一个地方的统领顶上去也总比一个文官挂帅要好上许多。
李路李侍郎也来林参政的府上走上了一遭,李路言道,“此番北上,你到底可有几分的把握?”林参政掰了掰自己的手指,闻言,手上的动作却是一顿,只听得李路扬着自己的唇角便是缓缓地说道,“你若是尚有一番的信心,便放手去做吧,只是莫要到最后,灰头土脸的回了长安来。”
林参政屈指缓缓瞧着自己面前的桌面,神色淡淡,眼色却是已经柔和了几分,说道了一声,“好。”
李路李侍郎与他同朝为官,李路李侍郎投靠了九王爷一脉,而林子清却是孑然一身自成一脉,虽道不同,也不相为谋,但李路一向视他为平生劲敌,这世上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便是你的对手。两人同朝为官虽只有不过一年之久,两人之间却也多少兴起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感。
所以,在满朝文武都对他投以全然的质疑之声,甚至于他的老师户部尚书穆子俞也与他言道“不宜挂帅”的时候,却只有他的对手选择相信于他。
待到已过酉时之后,府中前来走访的官员都已走个干净,府里的下人们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