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侯爷肯帮忙,这也不难,只要是忠臣好官,林侯爷都乐意帮一下的。这几年朝中直言进谏的人多了不少,就是这个原因。忠言逆耳,皇帝不肯听?没关系,找林侯爷!保证药到病除,百试不爽!
萧哲麟摆摆手,让众人起身。又叫了一声:“萧斌!”
“儿臣在!”队列里走出一英朗清俊的年轻人。
五皇子萧斌,萧哲麟最小的儿子,如今年已弱冠。他在朝中也历练了几年,虽不及萧乾、萧承出色,却也非平庸之辈。这几年办了不少差事,也渐渐得到了朝臣的认同。此人性情平和,文武兼备,才敢不算十分突出,却也不平庸,是个知足常乐之人。
他也看得开,并无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跟萧乾兄弟相处倒很和睦。
萧哲麟看看直挺挺跪在面前的小儿子,叹口气道:“你也不小了,趁这次机会到战场上历练历练吧!跟着你皇叔,不许偷懒。好男儿当志在沙场,成就一番功业,何况我们萧家儿郎?当年□□皇帝披坚执锐,手执三尺剑,开创这大好河山。身为后代子孙,自当效仿。你们可莫要忘本啊!”
萧哲麟这么说便是正式承认了他的地位,这代表着以后这个儿子萧哲麟也会乡萧乾兄弟那般关照一二。
“谢父皇,儿臣领命!”萧斌显然很激动,外加兴奋。既是因为得到了萧哲麟的同意,也因为能去他向往已久的战场。
这次议事之后,分工进一步明确。
萧承已带大军出发,粮饷是一早就备好了的。
此刻虽不用千里迢迢的从各地运输,但分配也是一个技术活。要使各边镇都能得到充分补给,不会因为战争,雨雪或其他原因而短缺,顺利保证战争的进行,调配就显得尤其重要起来。好在林如海一早便有准备。张淮一年前便被任命为巡察使,在个边镇之间穿梭,如今地形熟了,兵力分配也了然于胸,正好由他调配粮草。
张淮才干优长,说是万不及一也不为过,交给他没什么不放心的!
京城则由张宇负责,前线若说却了什么,也统一由他调配。
一切安排妥当,各司其职,身为皇帝和首辅的萧林二人倒闲了起来。
午后的冬日,太阳暖洋洋的散发着余热。天儿渐渐回暖,嶙峋的假山间泻出一股涓涓的细流。细流冲过假山,带着悦耳的喧哗,悠悠的撞在石壁上,霎时间碎雪万堆。其间点缀着朵朵粉白嫩绿,粉白的是梅花,嫩绿的是常青树新发的嫩枝。平静的湖面上,水波轻轻涌动,发出细语般的呢喃。
湖面孤立的小亭子用屏风围住了大半,只留一个小小的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