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便召集众将议事,敲定了一个最终方案,行动日期就在正月十六日。
再说京中,过年之后仍是一派喜气,各家各户都在准备元宵节的活动。贵族官宦之家难免是要互相走动一番的,林府内院无人主持中馈,林如海又不善于此。萧哲麟便派陈忠到林府帮着调停各府往来的节礼,收拾停当,才回到宫中。
不日萧哲麟下旨恩准贵太妃出宫,内务府加紧备置,务必在正月十五之前准备妥当,也好让贵太妃上元节可以和孙子孙女们一块儿乐呵乐呵。这事拖了有些日子,之前是黛玉失踪,萧哲麟、林如海顾不上,后来又是过年,自然又错了过去。好容易到了元宵佳节,怎么着也要满足了贵太妃这个心愿。
黛玉在边疆的消息自然也瞒不过林如海。饶是他性格温和,刚听到萧凌威让女儿上了战场之时也不由发了顿脾气。萧凌威不在跟前儿,受气筒理所当然的成了萧哲麟了。发完脾气,他倒是想通了,自家女儿那个性格,也不是说束缚便能束缚住的。
此刻他不由得怀念前世那个温柔平和、多愁善感的女儿。想想又不免心酸,黛玉聪明灵秀远超常人,这份聪明若引导得当,便是谢道韫、李易安那般的女中才子。一旦误入歧途,便容易形成敏感多疑的性子。因为过于聪敏,思绪也就往往过于细腻,对周围的人、事观察更细致入微,更能分辨得出周围人真心与否。若周围全是虚与委蛇之人,便容易形成清冷孤傲的性格。
上辈子黛玉在贾府,便是这种情况。
林如海每每想到此处,都不由唏嘘叹息一番。
若非自己所托非人,女儿也不至于在贾府受排挤欺凌,连一真心相对之人也无。只能孤影自怜,自哀自叹,最终将自己的理想追求寄托在贾宝玉的身上。倾尽所有的感情,满心的希望终成泡影,哀绝而死!
每每思及于此,林如海便对贾宝玉恨之入骨。一个毫无担当的纨绔子弟,没有责任心及挑战家庭的实力,何苦去招惹女儿?招惹了又不放在心上,一点儿阻力就退缩,事后没事人儿一般,好似女孩儿都活该被他戏弄一般。是可忍孰不可忍?是以,今生即使知道贾府附逆谋反之事贾宝玉毫不知情,林如海丝毫也不打算对其网开一面。
再说,这种从小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全部的骄傲和生活的动力都来源于支撑他的贵族之家,即使那个贵族之家早已千疮百孔。一旦没了这个支撑,他定然活的连乞丐都不如!与其让他苟延残喘,倒不按律处斩来的干净!
十六日边关大捷,大月将士除几千人战死,其余全部被俘,牧民们也都自愿投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