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队伍推进太深,不但与另外两路大军失去联系,便是与冯默之、常飞云二人统帅的本路大军也已失去联系。此战若是战败,只怕这一万将士都要将性命留在和林。然而,他终究什么都没说,只咬牙领命而退。
叶轻泉走后,宋青书起身与莫声谷一同在营内巡视了一番,又若无其事地提起了中原之事。“我听说无忌在大都……”话说半截,宋青书忽而微微一笑,摇头道。“如今该称北京了!我听说无忌在北京新办了两处学校,一处政治学院、一处军事学院。说是以后无论为官领军,都得出自这两处学校。”
莫声谷显然也早知了这消息,只挑眉道:“这天下士子能答应?”
宋青书笑道:“但凡有人反对提那圣人之道,张无忌便要问他祖宗,问他元廷在时为何不曾如圣人所言仗节死义。”
莫声谷闻言不禁哑然失笑,低声叹道:“无忌行这等机巧已远胜于你!”他还记得当年他总忧心宋青书个性过于机巧,可这些年来宋青书在外征战,风霜满征程,甚而铠甲与长剑上亦是累累的刀枪印痕,哪里还见当年那个出身名门气度斐然的宋少侠的半分怡人风采?
莫声谷这般感叹,宋青书也不以为意,只转口道:“国号之事,我看张无忌并无意定‘明’为号,反而是偏向以‘华夏’为号。”
莫声谷洒然一笑,伸手一抹宋青书干裂的嘴唇,轻声而坚定地道:“无论他要定哪个,没有你在场,全都不算数!”
宋青书受莫声谷提醒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双唇早已干裂出血,急忙随手抓了把积雪将唇上的血迹抹去。他长年征战,对这血腥味习以为常,还不曾意识到这漠北的风雪远比剔骨钢刀更为锋利。宋青书正欲答话,城中不少得到干粮的老弱竟走上前来,含泪向宋青书跪下致谢。王保保撤走时,不但将他们抛下更带走全部粮食。在这寒冬之时,将他们丢在孤城,无异于取他们性命。想不到自己的族人向自己举起了屠刀,可救下自己的却是个汉人。
这等场面,宋青书在出征漠北之后便不知应付了繁几,当即扶起了几名跪在他身前的蒙古百姓好言安抚了几句,又许诺待战事平定,大伙可随他返回上都,凭户籍领取牛羊。只要奉公守法,必无人胆敢为难他们。这些蒙古百姓原不知宋青书的身份,只是见他一路行来汉人将士俱向他行礼,他本人又气质温和,这才壮了胆量来说几句好话,求个活命的机会。可眼下听宋青书这般所言,却俱是有些将信将疑。所谓凭户籍领取牛羊,便是大汗也不会这般慷慨,何况汉人?只是如今性命俱操在宋青书之手,他们也只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