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有按时修剪。我真想不透,他到底怎么做到每次都能留下一些,这明明比全刮干净难度高得多。才三十冒头的年纪,由于那一圈胡茬,搞得好像老了至少十五岁。
师父有一口极重的东北口音,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都花了三五天才逐渐适应。跟他出过两次庭,听着他用说相声一样的语调发表公诉词参加庭辩,还表情严肃气势逼人,我总觉得额角一阵阵隐隐作痛。
他不动笔,文书一向列个提纲甩给我写。这对毫无经验的我来说是个大难题。等我忐忐忑忑地交上去了,人家反而看也不看,法庭上照例能口若悬河清清楚楚掰出个一二三来。法条记得比我这刚考完刑法和刑诉的学生还要熟,不服不行。
相处久了,心里对他也就不由得多了点信任和敬意。
那天早上我刚到办公室,师父就把一本案卷丢到我桌上。“检委会讨论一周了,嫌疑人和被害人身份都不明。”
我想都没想就顺口答道:“退回补侦啊。”
师父摇了摇头:“补侦了两次,什么都没有。唯一的证据是钟点工保姆的证言,说被害人和嫌疑人是父子,案发当天她去打扫,进门的时候看见爸爸浑身是血倒在门口,儿子手里拿着刀,站在尸体旁边。”
“这不是现行犯么,还有什么可查的?”我拉开椅子坐下,开始翻那本案卷。据保姆说,犯罪嫌疑人叫白景皓,15岁。被害人是他的爸爸,叫白启纹。案发地点是他们家中,但现场没有任何能证明身份的文件,连派出所的户籍档案也查不到这两个人。
“黑户啊,有点意思。”我明白了师父的为何说身份不明,点了点头。
从照片看,“白景皓”是个秀气的男孩子,皮肤白,面容很干净。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会是暴力杀人犯。照片里的他微微低垂着视线,我只觉得那双眼睛出人意料得淡薄,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更绝的是,这孩子从被捕到现在几个月了,无论警察怎么问,愣是半句话都没说过。”
“不是哑巴?”我继续翻附卷证据,发现果然讯问笔录都是空白。
再往后就到了现场勘验笔录。白家住的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百米左右的小户型,两室两厅,进门有段很短的玄关。从主卧到玄关一路到处都是被害人的血迹,显然被害人是在卧室被刺后想要逃出来,最终倒在门口。看到血迹的分布,我吸了口气,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后面的尸检报告更证明了我的直觉。“白启纹”被捅了二十二刀,伤口遍布全身,惨不忍睹。我翻来覆去研究了半天那些伤口的照片,越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