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在暗示“当下假使换成他人,同布鲁斯韦恩做出了一致的行止,我将会转而变成喜爱上对方,一如至今”罢了──坦白论之,这样的观点着实困扰了我,在接下来很长很长一段岁月。”
“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我很难受。”
“因为尚不成熟的我不愿意相信,自己与布鲁斯韦恩的感情,可能一些程度上竟是“具替代性”的──就像平日于※人行道(※地球对于一种人类步行专用的通用走廊别称。)上面,你会擦肩而过,也可能巧合相识的陌生人一样。”
“随后,我貌似又多次于势必得给出答案的相关场合内,反复的叙述了不少毫无依据,并且连我自身也甚至未能全然被说服的迁就般理由──只因那时,就连我都开始迷茫:我倒底为什么会这样独钟那个男人,认定了其它的就是不行就是不可?”
“所幸,至今,在经历了诸多世事轮转、以及时代变迁以后,我倒是终于明白了。”
“我发现,自己过往仅会寄望着能够以※文字(※一种在未有心灵感应技能高度普及的状态下,以记录约定成俗的符号图形,进而交换情报的方式。)这种神奇奥秘、多样,且富有表现张力,但却无比具体而形象化的传播工具,去试图定义我与布鲁斯韦恩之间的抽象联系──这种构想本身就是其内最大的谬思。”
“我终是明白了,情感这种独一无二、主观性质极深的珍贵宝藏,确然是毫无一丁点的可能,经由任何具像媒介,加以以一论之──即便其中所记录的无一不是实情与实话也一样。”
“于此,我要将重点回到那个最初,以及众人始终都不住好奇不已的唯一问题。”
“尽管是过去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听尽了所有我曾经传述过的相异版本,我知道,将来自己所陆陆续续相遇的种种芸芸众生之中,总是绝大部分的,不免又在熟识以后,对我问上一句──我为什么会如此的深爱布鲁斯韦恩?”
“现在的我,想必终会进行以下答复:”
“我虽实则无法完整诠述以上问句之内相对的具体答案,但我愿在此告知,其中一个,说来简单,却也是我直至※近时近日(※卡尔艾尔成书时间约为地球时历,公元23051792年。),才又体悟而出的真相。”
“布鲁斯韦恩曾经拯救了我,不只一回,从那崩塌毁灭的世界之下──这使他之于我个人的意义,即是此时此刻,也依然无可至喙于一句‘无可取代’。”
“他与我的际遇,有一部份,委实是源自未知,源自他的坚持,也源自正确的时机。”
“但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