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拥兵自重,而后询问了黄子澄,黄子澄才对答了这样一番话。
“……先生说得有理。”朱允炆终于开口了。
当朱允炆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陆长亭就知道,最后的结果差不多已经决定下来了。
而这时候黄子澄却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了陆长亭,眉头微皱,目光有些复杂为难。
陆长亭知道他在想什么,无非便是想他与朱棣、朱樉二人的关系。毕竟谁都知道,他与这两位王爷关系深厚。之前洪武帝也没想到,自己的孙子会去对付自己的儿子,他还当自己一力培养出来的儿子,定然会全心辅佐自己的孙子,甘愿为他守住边塞,维护大明的安稳。所以洪武帝觉得将陆长亭放在东宫无什么不妥。
但现在叔侄之间的矛盾已然渐渐爆发出来,黄子澄这个最先反应过来的,自然看陆长亭就觉得不是滋味儿了。
朱允炆也紧跟着看向了陆长亭,但朱允炆却是皱了皱眉,道:“黄先生这是做什么?”
朱允炆都如此说了,黄子澄自然不好再言,何况如今他在陆长亭的跟前还要矮上一头,哪里又好说什么?
陆长亭从黄子澄开口的那一瞬,就想到了这一刻,所以倒也并不觉得尴尬。不过朱允炆的反应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总不至说,他在朱允炆的身边,比起黄子澄还要更令他的亲近吧?可黄子澄乃是东宫伴读,才是陪在朱允炆身边更久些的人啊。
不过朱允炆虽然斥责了黄子澄,但当天黄子澄到底没再说什么话了。
陆长亭发觉到了尴尬的气氛,便很是主动地起身告了辞。
朱允炆抬头看他:“侍郎莫要往心里去。”
陆长亭点了点头。
他知道,在他走后,黄子澄肯定会同朱允炆说不少的话。但自古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他如何防得住黄子澄等人与朱允炆议论削藩的问题呢。毕竟只要朱允炆不蠢,就肯定会想到削藩一事上。这与胸怀大度与否无关。古来做了皇帝的人,都是希望权力尽握于手的,若不能如此,便要受制于人。
明成祖登基后,也照样为了杜绝藩王之祸而做了些手段。
所以这个局是无解的。
只是恰好他站在了朱棣这一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