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竟是真的什么都不苛求了。
而偏生又是自己,不问缘由,将他硬是拽进了泥潭,一步一步,走进曹操布下的局中。
“奉孝……对不住……”
荀彧倾身抱了抱他,放手道:“他被张燕救走了,该是不会有大碍了。”
郭嘉猛地抬眼看他,一眨不眨。
“既然是我把带进来的,奉孝,我送你走。”荀彧苦笑道。
不出数日,曹操下令,决意远征乌桓。
有臣参本,袁尚彼时已逃往关外,关外山穷水恶,袁尚、袁熙等人已不足畏惧。主公又何以在这时,率军出征。
虚国远征,致使许都存有大患。
倘若刘备乘机发难,主公远在塞外,又当如何是好?
堂上吵做一团。
曹操拍案大斥:“难道竟无一人,同意远征一说?”
众人沉默。
荀彧却在此时,跨前一步:“彧以为,主公理应发兵北征。”
曹操笑问:“不知文若有甚见解?”
荀彧说,关外胡人素来自视其孤悬中原之外,从不设防,常以天堑阻之,我军若乘其不备,奇兵而至,必可破其。
再言之,袁绍对乌桓有恩,斩草须得除根,故袁尚袁熙二人乃是后患,不得不除。
荀彧侃侃而谈,余人皆被其所言震慑,唯独曹操看着他的眼神,越来越沉。
“主公。”荀彧跪道,“即使刘备想出兵许都,如今也受制于刘表,是而,主公此次出征,后方必然无忧。”
曹操朗声大笑,将人虚扶一把道:“知我者,文若也。”
建安六年。
曹操为追袭躲入乌桓的二袁,点兵二十万,k远征乌桓。
然而,大军尚未进入辽西,却被大雨生生困在了滨海道前。
接连下了二十多日的暴雨,将通往乌桓的唯一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崩坍的山泥,漫涨的河水。
曹操站在雨中,远远地瞧着正在挖掘山路的士兵,冒着大雨山石的危险,可他们掘开多少,一阵大雨砸落,又会重新堵住去路。
“奉孝,想不到我竟然连乌桓的门长啥样,都没看到,便要退兵了。”曹操目视着远方,听着身边的人一声声的低咳,“你让文若劝我那些话的时候,想必也没料到会有今朝的这番景象吧。”
曹操此行,带上了郭嘉,却是心底隐约觉得,若是不能将这人束在自己的眼前,怕是再一回头,这人便会不见了似的。
郭嘉这一路上,病得越来越重,此时开口,沙哑致极的声音,便是曹操也不由得望了望他,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