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一眼就让人觉得,此僧合该是上师喇嘛。
第一眼,就让人生起好感,连那磁性的声音一道,让人倍觉安定。
“大师有礼。”杨北行了个拜见礼,准备离去。
“自在本心,心定神定。”僧人随后口念佛偈,抬步走远。
直到那红衣喇嘛再不见身形,杨北大笑离去。
心不定神魂难定,可他一介孤魂,如何定心!
蓝天白云,此等良辰
美景,好不心旷神怡。那些糟心事儿,不如忘却,不如忘却。
杨北离了西藏,又往北行。
从西南,到西北,从西北,到北方。
听罢信天游,又见离离原上草。
岁岁枯荣,年复一年。
此时的蒙古草原,并不平静。
走南闯北多年,杨北见过的风景每每不同,所见所得,更是不同当初。
一个人的旅途,总归安静了些。
路上结识过不少生人,从未深交。
有时,会想起声声叫着自己“小北”的林岳凡,不知在元末的林岳凡而今又是怎么模样。雏鸟心理,杨北对武当派上下,总难忘怀。
最不敢想起的那人,依然牢牢锁在心里。不去想,不去记,却从不曾忘记。
只道相思苦,不敢问相思。
杨北的心里,装不下所谓的家国大义。纵使他此时武功不逊他人,他也不会如郭靖那般守城殉城。
只待射雕剧情大致了结,他大概也就不会再留在此间世界。
只看英雄流传,不再掺和其间是非。
看到江南七怪时,杨北便觉不适宜再留在大漠。
看到郭靖刻苦练功时,杨北想起年幼的自己,不觉停下脚步。
趁着无人在旁,杨北曾问过郭靖他如何到得大漠。
郭靖憨厚一笑,只说他妈妈怀着他时家里遭难躲到了大漠,一点不隐瞒自己的过去。
对杨北来说,这样的郭靖,虽然傻气直冒,却也当真最是真实可爱。杨北也不再执着于剧情的不变,改而帮助郭靖练武。
笨鸟可先飞,郭靖有的是常人无法匹敌的坚忍毅力和耿直性情,专心武道时,虽笨拙,却也不是不可调。教。
杨北不曾教授过难的武功,只是对江南七怪的教授精炼所授,加上一些蒙古汉子的拳脚功夫,如此也不会遭致七怪怀疑。
对郭靖来说,这样的学习虽则枯燥,却也是打磨性情的最佳途径。郭靖不懂杨北为何不许自己和师父们说出他的存在,但杨北不许说,郭靖便不会说。
不知不觉间,杨北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