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像黄金的美丽石头会蕴含着毁灭地球的力量?
不过高中物理书上那疙里疙瘩的石头是怎么回事?(那时海里的铀矿呀,亲~~)
回宿舍后打包行李按刚收到的通知去新建好的位于中关村的原子能研究所报道(原来最开始的研究院好像是一个皇城根下的四合院里;这里说的中关村的原子能研究所历史上建于1956年;是当时中关村建筑最好的楼。顺便说一句,中国的第一个核武器研究机构叫二机部九局,后改称九院位于北京花园路的一座小楼里)。
看着不多的几个小包袱坐着人力木板车;突然想起来:铀矿石是有辐射的吧,刚刚拿着看了这么半天会不会得白血病!?
~~~~~~~~~~我是吓出一身白毛汗的分界线~~~~~~~~~~
在接受了长达一个月的政治教育后紧张的研究工作开始了。
我们中国搞原子弹;坚持贯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自力更生为主,就是主要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开展科研。当时研究核科学与核技术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还有一些分散在中国科学院的20多个研究所和其他部门的研究机构与大专院校。
争取外援为辅,主要是苏联答应帮助我们在北京某地建一个7000千瓦的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在另一个地方建一个浓缩铀工厂。此外,明显脑子不大够用的赫鲁晓夫与中国签订的协议上还说了要提供建设原子弹的数学模型。
苏联“老大哥”派来了一批科学家帮助研究,张宁和所有的研究员都不得不拼命忍着捂鼻子的冲动呆在他们身边“聆听教诲”。张宁更悲剧,这些家伙讲的东西他都知道,这些家伙带的资料他都记在脑子里,根本没办法转移注意力忽略那浓重的体味;还得努力辨别着这些老毛子充满俄国乡土气息的俄语,做出一副“原来是这样,真是太了不起了”的表情,真是……
算了,看在他们充当冤大头给我们投资建了那么多原子弹要用的基础设备。我忍了!
没错,他对这些人高马大的俄国人的定义一直停留在“冤大头”和“义务老师”上。
新中国的工业基础是在太差了,也太穷了。现在哪怕张宁现在把原子弹所有的资料都拿出来也没用,根本建不出来,苏联可以靠着盗取美国的资料建核弹,但人家是世界两大巨头之一,刚成立的中国呢?穷的响叮当多少年外币储备都不够两亿美元,要钱没钱、要东西没东西、要技术没技术,美国曼哈顿当年是占用了全国大概三分之一的电量,现在的中国全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