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看着他。他听到他清脆的童音:你——为什么哭呀?
偷哭被人撞见,多少是有些赧然的。但那人不过是个比自己还小的孩子,赵祯便也没了戒心。他回答说:我想念父皇。
宗真恍然大悟般:哦,原来是这样。我也想我父皇了,我有半个月没见到他了。
孩子气的话语让赵祯苦笑,声音却愈加悲凉:我再也看不见我父皇了。再也看不见。永远,看不见。
宗真大惊:为什么?
七岁的孩子,不懂什么叫生死,赵祯也不解释,只望着他轻轻的叹息。
宗真走过去坐在他身边:我陪着你,你别哭了好吗?
两个孩子就这样肩并肩的坐在湖边小亭之中。
也不说话,只静静的注视着湖面。
四周华灯璀璨,焰火漫天,皆皆倒映在这湖里。灯影和火光随着湖面的微波摇摇荡漾,似真似幻,若即若离。
宗真日后每次想起,都觉得那时的情景虚无缥缈的如同一场梦。
镜花水月般的一段前缘。
那是两个人此生中最近的距离啊。
那也是宗真最后一次见到赵祯。
此后,终此一生,不得相见。
(三)
宗真回了大辽。他并没有时时想起赵祯。
七岁的孩子,太多事情可以吸引他的兴致。诗书骑射,无一不爱,无一不精。不过,最爱的仍是丹青,小小年纪,画作已经令人赞叹。
他是大辽文武双全的小太子,大好的前程等待着他。
南朝的消息偶尔会传过来,那些关于某个人的消息:他大婚、祭祖、赈济灾民、大赦天下……
每当这个时候,宗真会想起温暖的汴京三月天。盛放的桃花。
还有他。
那大殿上的初见,他遥遥端坐的身影。那虚无缥缈的夜晚,他眼角依稀的泪痕。
他想,现在的他应该不会再哭了吧?
等到宗真明白那时他哭泣时的心情,时光已经过去九年。
辽太平十一年,宋天圣八年。辽主耶律隆绪驾崩。
文武百官恭请太子即位,十六岁的太子耶律宗真却哀恸不肯听政。
他只是跪伏在父亲冰冷的躯体上,泪流不止。
时隔九年啊,他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天人永隔,他终于体会到了当年赵祯的心境。
只是如今的他,身边再也没有另一个他陪伴。
母亲齐天皇后走近他,将他揽在怀里安慰他。
母后——宗真开口轻唤。
另一个冷冷的尖利的声音打断了宗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