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皇帝与大臣们的拉锯战后,再不舍得也让朱常洵就番了。而赐予他的金银与土地更是让人咋舌,那一车车的金银从燕京运到了洛阳,都是长得看不见尾巴的队伍,更别说两百万亩的良田了。
然而,雨化田却无法回答朱由检的这个问题,因为他听出了朱由检平淡语调中的血腥之意。明朝对于皇家宗族并不给予实权,但在生活上多是有待,他们要是就番了,靠着王爷宗室的名头,可以干的坏事不少,而皇上多半都是不会严管。而像是朱由检这般没有多少钱的,雨化田也觉得有点奇怪。也许早年间,信王真的不是个与民争利的人吧。
朱由检没有等雨化田回答,他也不过是想要一吐心中的阴郁,“这个年头没权没势的人守住自己的地皮,是太不容易的事情。十成的土地中,恐怕有九成掌握在权贵手中,只有一成是在农民手里,偏偏那一成的人,背负着十成的税负,怎么可能不乱。都说读史使人明志,可是翻翻史书就能明白,这样严重的土地兼并,加上农税之重,怕是离天翻地覆不远了。有田的人不交税,没饭吃的人还要纳税,不乱又怎么可以呢?!可惜,这个历朝历代最大的土地问题,不是我这样的普通人可以解决的。”
“王爷为民着想,上天庇佑,车到山前必有路,必能是找到一条可行之路的。”雨化田在沉默了片刻后,说出了这句苍白无力的话。他如今也深深明白,这个大明不是他生活过的地方,而在百多年之后,一切都飞速地向着一个可怕的结局飞奔而去,似乎做什么都是螳臂当车。好像他们找到了那笔银钱,也是不知应该用到何处,而又如何改变现状。
“上苍庇佑?!”朱由检听到这句话,忍不住笑了出来,带着说不出的苍凉与悲痛,还有隐隐的害怕与恐惧。看着那些藏在街角中被冻得连发抖都做不到的流民百姓,谁能说上天是在庇佑着明朝。“希声,你也会开玩笑了,可惜这个笑话一点也抄不热场子。以后还是不要再说了。”
朱由检想起了迫在眉睫的饥荒,几乎是可以预见的易子而食,他的时间那么短,然而手中的权力那样的少,现在又应该怎么办。上天从不曾庇护于他,否则也不会来到这个头悬巨刃的时代,成为了这么一个人。他根本不是忧国忧民,而是从这些人的身上,看到了阎王在催命,这些都是崇祯本要面对的未来。
只有直观地看到这样的饥寒交迫,只有亲自感受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才会从心底渗透出一阵不能言喻的恐惧来,这样的乱世是他可以负担的吗?他不过是一个知道未来走向的人,然而历史的车轮碾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