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他“暴殄天物!焚琴煮鹤不解风情!木头脑袋!没治了!”
四大名著之中,傅秋对除去《红楼梦》之外的其他三本感觉都不错,但由于本身战斗力的水平问题,他更加喜欢《西游记》这部有着漫天神佛的小说,尤其喜欢里面那只孙猴子。大闹天宫这一段是他唯一反复看过两遍以上的小说情节——对一名热烈向往战斗,不耐烦各种阅读行为的少年战士来说简直是奇迹了。
傅秋喜欢这只胆大包天的石猴,但不喜欢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之后的情节。在他看来,那五百年的大山压身抚平了这石猴身上的锐气和自信自尊,从石猴跟着那个心软的唐三藏,成为唐僧的大徒弟开始,五百年前的那个齐天大圣就已经默默地死去了。
傅秋一直觉得,《西游记》这本书的开头最是爽快,但越往后看就越是悲凉,尤以结局的封佛最甚。对这本小说里的主要人物而言,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都算是修成正果,得偿所愿;独独对孙悟空来说,他的遭遇已经不是“英雄迟暮”可以形容,而是棱角锋锐的英雄在漫长的苦难中被打磨成略有棱角的凡人,最后还被赏赐性地送上个名号,借以宣扬这种以磋磨明珠为尘土的行为。
所以……若他在此间遇到的石猴真的就是小说中的那个孙悟空,那个尚未被五百年的劫难挫磨的猴子……
他随着石猴一起漂洋过海,一起在绵绵山岭中找到那个“灵台方寸山”,又在灵台方寸山中找到“斜月三星洞”,在洞中见到仙风道骨的须菩提祖师,听着这位老人给石猴取姓为“孙”,取名为“悟空”。
这一刻,他盯着身边兴奋得一蹦三尺高,连连道谢的快乐猴子,眸中的神色无比复杂。
与此同时须菩提祖师深深地注视着刚刚被他取名为“孙悟空”的天生石猴身边的十几岁模样的小少年,眼中同样闪过深思之色。
孙悟空还在那里抓耳挠腮地兴奋,转头却见傅秋双眼一错不错地望着自己,他忍不住推着傅秋转向须菩提祖师的方向,戳着他催促:“拜师啊,小孩儿,看着我干什么?快拜师啊!”
傅秋这才从不知名的情绪中清醒过来,他用复杂的眼神望望面前的石猴,又望望端坐台上的须菩提祖师,整整衣服就要行礼。
冷不防须菩提祖师突然开口道:“且慢行礼。你是哪方人氏?先把姓名籍贯说个明白。”
傅秋学着孙悟空方才的回答重复一遍道:“我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自记事起即与孙悟空一道生活。我名……我也无名,请祖师赐名。”
白眉的老人手拂过颌下长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