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仰慕的文士,所以登基之初。朱允炆便直接征召他为翰林侍讲,凡国家大事都与他商量一下。
先帝一生尚武又是靠武力得的天下,所以在朝中武官的地位一向都比文官高。大明律明文规定,文官不许封侯。朝中武官多为正一品,而当时的文官最高六部尚书却只是正二品,这足可以看出先帝在时文官在朝中的地位。
但这一切的一切,在朱允炆登基为帝,又一再亲近文官后终于有了变化。
而因为身边近臣的影响,新皇在登基一个月内便更改了大明律。他先是将原本正二品的六部尚书升为正一品,头一次让朝中的文官与武官地位对齐。他又改正了大明律中量刑较重的部分律法,取消了一些骇人听闻的酷刑。
之后在朝臣民间的一派赞美中,新帝又下诏全国行宽政、平反冤狱。见秋闱在即,朝廷又有了大开科举,让朝臣荐举优通文学之士,授之官职的圣旨。
二十一岁的年轻皇帝,在身边文人的帮忙下。有条不乱的一点点的实施着他的改革,一点点的改变着塑造着他手中的大明朝。
而因为他一系列改革,那些原本被先帝的动辄杀戮和廷杖吓住的文人言官们。终于不再害怕,终于渐渐的大起胆子来开始一个一个的上谏,一个一个的施展起自己的抱负来。
朝中的事情,陈水不懂也不愿意知道的太多。只是毫无意外的随着新帝的登基,原本一些依附于他义父司礼监掌印大太监陈福的众人,开始渐渐与他走的近了起来。
而不久后,新皇一声令下。陈水便彻底的取代了自己的义父,彻底的成为了整个后宫所有太监的首领。
因为早就有了这个准备,所以被换了下来后,陈福便开始坦然的在家中学着颐养天年了。
而就在陈水换上那一身大红色的太监首领服走到家中,跪在他面前时。坐在主院晒着太阳的陈福,终于道出了陈林的下落。
“当时也是想有个两全的准备,才让你弟弟去了燕王身边。他从小就被你叔父娇养,让他一个去燕京,让他一个人在路上担惊受怕也是我的不是。”
说着话的陈福,慢慢的从怀中掏出一白色的玉佩递到了陈水手中。
伸手接过,一点点的摩挲着上面的“林”字。派人私下找了陈林许久,但却都毫无消息的陈水。慢慢的睁大了双眼,慢慢的露出一丝欣喜若狂的表情。
望着他的表情,沉默一下,半响陈福幽幽语重心长道:“这一个多月来,皇上的一举一动我都看在眼里。如今民间朝堂都是一片叫好声,老主子他果然没有看错人,皇孙他果然能担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