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卫军将军全部都捆绑在大殿内。而就在张昺、谢贵只带着几名属下轻敌入内查看时,王府的死士便一拥而上立即将他们两人给擒住了。
控制府外两人的手下,处决城内所有的叛徒,攻占北平的九门。所有的一切,以雷霆之势只在一天内并便完全搞定了。
七月初五,燕王以清君侧的名义正式宣布。若朝廷不除齐泰、黄子澄两奸臣,他便按照祖令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初六,通州主动归顺。初八燕府护卫军攻蓟州,而遵化、密云则归顺。
……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待到了七月二十八日。燕王的军队已达到数万众,而燕京周边的所有地区全部都已归顺燕王。
燕王清君侧造反的事情传到京都,待明白燕王这是当真要反后。皇帝朱允炆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召见魏国公府的小公子徐增寿。
“你说过燕王不会造反的!”因为已经查到他为燕王送过两次书信,所以此刻的朱允炆双眼通红,眼中满是杀气。
“我………”一时无言以对,望着眼中满是杀意的年轻皇帝,徐增寿只能慢慢的俯下身子。
皇帝身边的近臣见此情景全部义愤填膺,在黄子澄和方孝孺等与皇帝商谈不久后,一道圣旨便传至整个皇宫。
建文元年八月十三,在离团圆中秋只有两日时。左都督徐增寿在宫中,被杖责而死以儆效尤。
消息传之燕京,陈林头一次见到最近总是踌躇满志的燕王朱棣一下子消沉了下去。
“朱允炆!黄子澄!齐泰!方孝孺!!”
朱棣握住身下扶手的双手青筋暴起,溢满周身的煞气,让殿内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
“父王,让我带兵吧。我要一路打进皇城,将害死舅舅的所有人都碎尸万段!”终于不再躲躲藏藏的高阳郡王朱高煦立即高声道,而不久后燕王便立即同意了他的祈求。
战争初期燕王只有十万众,而朝廷的兵马却是燕王的无数陪。所以开始时朝廷并没有太将燕王当回事,认为燕王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而在燕军在真定击败将军耿炳文后,皇帝朱允炆这才不得不重视。他听取了黄子澄的建议,任命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以期望他能带大军大获全胜。
李景隆好不容易手握重兵自然想做出一番功绩,但他身份虽高,但却没有真正的指导过一次战役。纸上谈兵的后果,便是他带领的五十万大军总是节节败退。
十二月未燕王带兵挡住李景隆的大军,解救了永平,攻破了大宁。被劫持住的宁王不久后便归顺了燕王,而至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