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明白,他的皇兄,更多的是为了那年的许诺,用看似不近人情的方式,给予他一世安稳,远离纷争的生活。也是在那时,曹植才明白,曹丕那一声迟到的“阿植”中,包含的是何种深沉的感情。
他对曹丕的兄弟之亲就像一叶搁浅在岁月河滩上的孤舟,历经风吹雨打,满目疮痍。而曹丕对他的手足之情则是埋在埋在河泥中的卵石,无从寻觅,却被流水无声无息地雕饰打磨,握在手里,是恰到好处的圆润。
他想过要为曹丕留下的江山做点什么,却是到死都没能得到机会。他们之间,有太多蹉跎于年华的东西,那些错失与憾恨,最后都成为了一抷黄沙,散成了尘埃。
可惜,此时的曹植并不能参悟此间种种,他只是看着案上酒樽中残余的清亮酒水和曹丕给他加封的诏书,暗叹自己做了场光怪陆离的梦。
已是新年,浓重的喜庆之感在许昌城内弥漫开来。
司马懿抱臂看着家仆如往年一般在门首插上芦苇,在门鼻子上挂好桃木,心里却总有股隐隐的不安,眉头便跟着蹙了起来。
“父亲?”注意到司马懿凝重的面色,司马师放下手里的活儿走到他身边道:“何故愁眉不展啊?”
摇摇头,司马懿状似不经意地叹道:“没什么,大概是人上了年纪后,就总喜欢想些虚无飘渺的东西吧。”
望着在府门口点爆竹的司马昭,司马师眉眼间柔了柔,嘴上却毫不怠慢道:“父亲是在担心圣上东征铩羽的事吧?”
转头看了眼愈发成熟睿智起来的长子,司马懿笑道:“君王战败,做臣子的岂有不惶恐的道理?”
唇角的弧度透着一丝了然,司马师也不再继续深入这个话题,只兀自道:“听说圣上要来这里了,想是这两日该到了。”
眸色一暗,司马懿“嗯”了声,没有下文。又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他觉得外面的爆竹声实在吵人,便索性转身回了书房,继续拟写起未来数年讨伐吴蜀的计划来。
司马师盯着司马懿离去的方向出了会儿神,便被府门口的吵闹声唤回了思绪——司马亮和司马昭不知何时又打作了一团。无奈地用手扶了下额头,司马师走到比自己只小两三岁却依旧顽劣的司马昭身边,出声止道:“阿昭,你怎么又欺负阿亮了?”
一眼就看穿了他眼底的笑意,司马昭深知自家兄长素来偏袒自己,所以根本没有悔过的意思,掸掸身上的土,他眯眼笑道:“阿兄。”不等司马师有所反应,他回手便重重弹了下司马亮的脑门,而后坏笑着跑开了,留下自认倒霉的司马师如往常般替他收拾烂摊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