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但何谓滴灌?何谓改造屋檐坪坝,蓄积雨水?这么点儿雨水也要蓄积起来,有这个必要吗?会不会太过费事?”
克善摆手回道,“启禀皇上,只有真正经历过干旱的人才知道,一滴水胜过千两黄金,平日的雨水虽少,却可以积少成多,若几年遇不上旱灾,乍然遇上,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屋檐的改造,小水库,小蓄水池的建法和滴灌技术的说明奴才有将图纸画出,夹在折子最末,您看过就能明白。”
前世他曾发起过不少慈善活动,其中一次正好有去西南干旱重灾区为他们的小水利工程捐款,途中一路参观过去,对他们滴水必珍,视水如命的艰苦生活印象深刻,亦获益良多,本来以为这些经历与自己的生活毫不沾边,一辈子也难以用上,不想,到了异世却有了发光发热的机会。
乾隆直接翻开最末一页,展开夹在其中的图纸,眼眸晶亮的看完,愉悦的朗笑:“哈哈!小东西!你什么时候还学会了画图?这图纸弄出来,可着实需要花一番功夫!辛苦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若这小水利工程真个建造完全,在干旱区各处沿用,日后受灾的民众会大大减少!此乃国之大幸!你们也看看吧!提点意见!”
转手将郡王的折子和图纸递给一旁眼巴巴等着的大臣们,让他们传看,乾隆心情大悦,不小心竟将私底下对克善的爱称都叫了出来。
克善表情僵硬一秒,拿起茶杯掩饰抽搐的唇角。
众臣眼观鼻鼻观心,面容严肃,表示自己啥也没听见,心里却暗暗惊异:小东西?端郡王?这昵称忒寒碜,着实配不上气场强大的郡王!不过,皇上私底下对郡王的宠爱可能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深几分。
摒除掉心中的杂念,大臣们围拢过来,专心研究郡王的折子,看完后深深觉得自己之前对郡王的评价错误!就人这画图的水平,这建造蓄水工程的种种奇思,当个工部尚书也行啊,郡王简直是全才,日后领差,朝中六部简直可以排着任他挑了!
对郡王的折子齐齐举双手赞成,众大臣被乾隆分派好任务,当即便各司其职,快速行动起来。不日,方式周的罪证便被公之于众,引得整个济南城震了三震,之前那些喊冤的声音渐渐消弭,被巨大的激愤所代替,凌迟方式周的声音在城中此起彼伏。
又过了几天,待民愤略为平息,太后的圣驾也到了济南,停舟于大明湖,乾隆也到了正式亮相的时候,当即昭告城中百姓:他将亲审方式周,为民除害。这举措很是大胆亲民,一为安抚民心,二为接下来小水利工程在各大旱区的推广工作预热。作为向来高高在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